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异黄酮的多种生理活性及多方面的药理功效赋予了其本身丰富的利用价值,是一种极富发展前景的多功能药物与保健品。但大豆80%作为油料使用了,而用作油料之后的豆粕作为肥料和动物饲料,其富含的大豆异黄酮都未充分利用;再者,用于植物蛋白加工的大豆,在加工过程中大部分大豆异黄酮白白地流失掉了。这都无疑是对极宝贵的分布十分有限的大豆异黄酮的浪费。 为了实现愈见贫乏的全球资源的优化利用,造福人类,以满足全社会对保健功效卓著的大豆异黄酮的需求,迫切需要研究开发从大豆中富集提取大豆异黄酮这一课题。 本文正是根据这种需要,较系统地研究了大豆中大豆异黄酮提取与分离的各种工艺条件,并对大豆异黄酮进行了初步鉴定,获得了一些重要结果。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有:1.比较了不同溶剂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发现水浸提的最高。2.大豆粉脱脂后提取率较未脱脂的高很多。炸完油后的豆粕比经石油醚脱脂后 的大豆粉的提取率还高些。3.综合评价了各种溶剂提取大豆异黄酮的优劣差别,表明乙醇提取效果最佳。4.对乙醇浸提大豆异黄酮的乙醇浓度、物料比、温度、时间四个因素进行了优 化,指出乙醇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80%,物料比1:10,温度 50℃,时间72h。5.含5-OH的染料木黄酮及其苷能与醋酸铅生成沉淀,用醋酸铅将染料木黄酮 及其苷与不含5-OH的其它异黄酮分离;再用硫酸钠将染料木黄酮及其苷置 换出来,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及薄层层析制备获得了3种染料木黄酮及其苷。6.不被醋酸铅沉淀的黄豆苷原、大豆黄素及其它们的苷能被碱式醋酸铅沉淀, 再用硫酸钠将黄豆苷原、大豆黄素及其它们的苷从沉淀中置换出来,然后经 硅胶干柱层析及薄层层析制备得到6种它们的苷及其苷原。7.采用CO2+夹带剂可以实现黄豆苷(即大豆苷)与6-OH染料木苷的初步分离。8.研究了大豆异黄酮抗氧化与抗自由基的效果。结果表明抗氧化性随其浓度的一 升高而增大,当为BHT浓度的3倍时,其抗氧化性巳接近BHT;抗自由基活 性随其浓度增加而升高,当浓度低于0.03nunol几时,较BHT抗自由基活性 稍高,而高于这一浓度时,则较BHT抗自由基活性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