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疗效观察与临床分析——附593例病例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2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关注大大增强,特别是乳腺癌的宣教,普查工作的广泛开展,也有助于发现大量的中、早期乳腺癌患者。在众多中、早期的乳腺癌病例中,不加考虑地行乳房切除的根治术已不合时宜。近十几年来,随着乳腺癌的病理学,细胞生物学,放射生物与放射物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放射治疗设备的改进,特别是化疗、内分泌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发展使得乳腺癌的保乳治疗越来越成为一个趋势。但近几年来,大量的回顾性研究揭示了三阴乳腺癌这个亚型具有特别凶险的预后意义,发病年纪轻,治疗后易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远期生存率低。但对于保乳病人来说,三阴乳腺癌的术后局部复发及远期生存情况却很少有相应文章报道。   目的:   为判断三阴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治疗后是否在局部复发方面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从而给临床上在决定给三阴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时对于其保乳指征的参考,本文旨在探讨三阴乳腺癌行保乳治疗后的疗效观察,观察三阴乳腺癌患者在行保乳治疗后的局部复发情况和远期生存情况。   方法:   本文收集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的所有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人共593例。所有病例的ER,PR,HER2/neu状态均为病理证实,将所有病例根据ER,PR,HER2/neu的状态分为三阴乳腺癌(ER,PR,HER2/neu均为阴性)及非三阴乳腺癌(ER,PR,HER2/neu其中任何一项为阳性)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三阴乳腺癌为92例,非三阴乳腺癌为501例。   结果:   截止2009年月11月,总共随访病人593例,中位随诊时间为52月。共出现局部复发病例11例,远处转移28例,死亡16例。结果发现三阴乳腺癌组相对非三阴乳腺癌来说病因死亡率高,预后较差。但研究发现,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在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上无明显差异。   结论:   虽然三阴乳腺癌比非三阴乳腺癌总体预后较差,但没有证据说明三阴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率更高,二者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在三阴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治疗后,其局部侵袭性并不比非三阴乳腺癌高,说明不必因为患者为三阴乳腺癌而缩小其保乳治疗的指征,三阴乳腺癌仍是保乳治疗的合适选择。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关注大大增强,特别是乳腺癌的宣教,普查工作的广泛开展,也有助于发现大量的中、早期乳腺癌患者。在众多中、早期的乳腺癌病例中,不加考虑地行乳房切除的根治术已不合时宜。近十几年来,随着乳腺癌的病理学,细胞生物学,放射生物与放射物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放射治疗设备的改进,特别是化疗、内分泌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发展使得乳腺癌的保乳治疗越来越成为一个趋势。但近几年来,大量的回顾性研究揭示了三阴乳腺癌这个亚型具有特别凶险的预后意义,发病年纪轻,治疗后易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远期生存率低。但对于保乳病人来说,三阴乳腺癌的术后局部复发及远期生存情况却很少有相应文章报道。   目的:   为判断三阴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治疗后是否在局部复发方面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从而给临床上在决定给三阴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时对于其保乳指征的参考,本文旨在探讨三阴乳腺癌行保乳治疗后的疗效观察,观察三阴乳腺癌患者在行保乳治疗后的局部复发情况和远期生存情况。   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的所有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人共593例,所有病例的ER,PR,HER2/neu状态均为病理证实,将所有病例根据ER,PR,HER2/neu的状态分为三阴乳腺癌(ER,PR,HER2/neu均为阴性)及非三阴乳腺癌(ER,PR,HER2/neu其中任何一项为阳性)两组。其中三阴乳腺癌为92例,非三阴乳腺癌为501例。   结果:   截止2009年月11月,总共随访病人593例,中位随诊时间为52月。共出现局部复发病例11例,远处转移28例,死亡16例。结果发现三阴乳腺癌组相对非三阴乳腺癌来说有着更高的病因死亡率,预后较差。但研究发现,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在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上无明显差异。   结论:   三阴乳腺癌比非三阴乳腺癌总体预后较差,但没有证据说明三阴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率更高,二者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差异。说明不必因为患者为三阴乳腺癌而缩小其保乳治疗的指征,三阴乳腺癌仍是保乳治疗的合适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PDT联合曲安奈德或VEGF拮抗剂治疗湿性AM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研究对象:明确诊断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2、文献类型:临床对照研究;3、干预措施:研究组为接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生物钟基因BMAL1(ARNTL)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肿瘤分期、近期疗效和生存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评估患者的治疗疗效和预后。  方法:  
目的以现有临床护理实践为落脚点,深入分析医院病房护理行为的类别属性并对其进行命名,规范护理信息系统中护理行为的名称标识,进而促进中外护理术语体系的比照,为探索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