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贬谪诗歌中出现较多的是通过将贬所或途中所见与京洛之地进行对比,来表达思归之情、政治理想等。这种对比背后,正体现了诗人们潜移默化了的强弱势文化心理。唐代以前,岭南的诗歌作品并无留存。自唐开始,岭南诗歌才逐渐有所保留。在唐代岭南诗歌作品中,贬谪诗歌占有绝对比重。贬谪诗人们从以京洛之地为中心的强势文化圈远谪岭南这一弱势文化圈,内心有着明显的跌落和反差。但因贬谪诗人个体的不同、贬谪原因的不同、政治理想和追求的不同,对岭南的态度、在岭南的经历也不尽相同。本文即从强弱势文化视角来研究唐代岭南贬谪诗歌。贬谪文人在贬谪前大都是强势文化圈的核心人物,即使不是核心人物,也是稳步晋升,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因为政治运动、党派斗争等原因,他们在强势文化圈沦为弱势,贬谪流放至岭南。岭南因地处蛮荒、远离政治中心而极少进行开发,其政治经济文化都极为落后。这些在以京洛之地为中心的强势文化圈成长起来的北方文人来到岭南,在物质生活上表现为弱势,对以瘴意象为代表的岭南环境极其不适应。而在民风习俗,即精神生活上,又与岭南当地居民迷信鬼神的习俗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不仅深知鬼神的虚妄,更是投身到释、道的世界中寻求内心世界的平和宁静。有唐一代贬谪岭南的文人中,以张说、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德裕这八个人的经历既具有历史共性,又具有个性。强弱势文化在他们的具体诗歌作品中都有所体现。通过对岭南贬谪诗人及其诗歌的研究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贬谪诗人虽然在无意识中用强弱势文化视角看待岭南,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贬谪文人在岭南贬谪诗歌创作过程中关注点也发生了改变——从关注自我到关注民生。强势文化圈生存发展的贬谪文人到达岭南后,往往沉浸在自己过去的生活中无法自拔,时刻思归惆怅。随着大庾岭的开发,安史之乱的爆发,加上中晚唐政治斗争的频繁,贬谪次数增多、时间拉长,长期流贬的文人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政治才华无处施展,这使得唐代岭南贬谪文人从关注自我内心世界走进贬谪之地的现实生活中,关注当地人民的生活。这些在贬谪文人的诗歌中都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