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慢性胃病中医诊断为痞满或胃脘痛病例的收集观察,总结痞满、胃痛病中医证候、证素分布特点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探讨Hp感染中医流行病学特点,指导中医药临床治疗Hp以求安全有效的提高Hp根除率、减少Hp复发率及缓解临床症状。研究对象:收集2013年8月~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中心行13C-UBT检查,年龄在18~70岁之间(包括18岁和70岁),近2周未服用PPI、H2受体拮抗剂、铋剂及抗生素,中医诊断为痞满或胃脘痛的病例787例,其中痞满者366例,胃脘痛者421例。研究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设计临床研究观察表。将所纳入的病例按中医诊断分为痞满和胃脘痛,并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既往是否行Hp根除治疗,再将病例分为曾行Hp根除和未行Hp根除。对收集病例的Hp感染率、性别、年龄、婚况、职业、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居住条件、接触情况及慢性胃病患者在Hp根除前后的中医证候、证素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17.0软件对收集病例的不同性别、年龄、婚况、职业、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居住条件及接触情况中Hp感染情况分布进行卡方检验,对病程长短与Hp阳性数值的相关性进行相关性检验。研究结果:1.该研究收集的787例慢性患者的Hp阳性率为33.3%;男性患者284例,占36.1%,女性患者503例,占63.9%,男女比例为1:1.8;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70岁,平均年龄为44.75岁。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居住条件及接触情况的人群中,13C-UBT所得到的阳性比例不能认为有差异(P>0.05)。不同婚况的人群中,13C-UBT所得到的阳性比例可以认为有差异(P<0.05),已婚者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婚者。3.Hp阳性数值与病程长短无明显相关性(r=0.093,P>0.05)。4.Hp阳性痞满患者在行Hp根除治疗后的中医证型以肝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多见;而未行Hp根除者以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肝胃不和证多见。根除Hp可降低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虚气滞证的频率。行Hp根除治疗后,疲乏无力、手足不温、口干欲饮水、口苦、口臭、大便溏薄、大便粘滞、脉沉、舌紫暗的频率降低,畏寒喜暖、少气懒言、善太息、情志不舒、面色萎黄、小便黄、大便不爽、舌暗的频率较根除前升高。5.Hp阴性痞满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虚气滞证和肝胃不和证多见。行Hp根除治疗后,手足不温、畏寒喜暖、口干欲饮水、口臭、舌体胖大、苔厚、苔腻、苔黄的频率降低,身重困倦、情志不舒、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溏薄、大便不爽、舌裂纹、苔薄、苔白、脉弦的频率较前有所升高。6.Hp阳性胃脘痛患者在行Hp根除治疗后的中医证型以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气滞证多见;而未行Hp根除者以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寒证、脾气气虚证多见。行Hp根除治疗后,手足不温、胸闷不舒、口干欲饮水、大便溏薄、舌暗、苔薄、苔白、脉滑、脉沉的频率降低,而胃寒、烧心、胀痛、隐痛、心烦易怒、情志不舒、畏寒喜暖、少气懒言、善太息、口苦、口臭、面色萎黄、大便粘滞、大便不爽、舌紫暗、舌边齿痕、舌裂纹、苔厚、苔腻、脉弱的频率较前升高。7.Hp阴性胃脘痛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胃不和证多见,实证和虚证的频率相当。行Hp根除治疗后,胃脘胀痛、食欲不振、两胁胀满、疲乏无力、身重困倦、手足不温、大便溏薄、大便不爽、舌边齿痕、脉弦、脉滑的频率较前降低,而胃脘隐痛和胃脘不适在生气后加重、心烦易怒、口苦、脉细、脉沉、脉弱的症状频率较前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