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首先由Tischer于1974年从PK-15猪肾传代细胞系中分离获得。猪圆环病毒为无囊膜单股环状DNA病毒,属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成员,该科还包括人TT病毒(TTV),鸡贫血病毒(CAV),鹦鹉喙羽病病毒(PBFDV)等。病毒粒子直径17-20nm,为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PCV根据其抗原性及基因组成不同,分为2种基因型或称血清型,即PCV-1及PCV-2。PCV-1无致病性,广泛存在于猪源细胞及健康猪群中。而研究表明,PCV-2与猪群中发生的许多新传染病密切相关,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猪呼吸道疾病复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及A2型先天性震颤(congenital tremor,CT)等。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其临床特征为病猪体质消瘦,皮肤苍白、黄疸、腹泻、呼吸困难、衰弱、死亡等。该病自1991年加拿大首次报道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土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报道了该病的发生。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给世界的养猪业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关于PCV-2的致病机理还不甚清楚,鉴于其对养猪业的巨大危害,近年来PCV-2已经成为国内、外兽医界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将构建好的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ORF2转化BL21(DE3)宿主菌,对培养条件及诱导表达条件(IPTG最佳浓度、作用时间)等影响表达的因素进行优化,实现了PCV-2 ORF2基因的高效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纯化后,以纯化的重组Cap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各种条件进行优化(如抗原的包被,作用时间及底物的选择),确定了判定标准,建立了检测PCV-2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2、以原核表达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的检测PCV-2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河北省2002-2004年不同群体的猪的PCV-2抗体,结果显示,在这次调查的36个县中有32个县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全省猪的PCV-2的平均血清阳性率为76.8%,猪场的平均阳性率为88.8%,其中种猪的血清阳性率为91.3%,成年猪的阳性率为82.8%,断奶后仔猪的血清阳性率为58.7%。以上表明PCV-2在我省猪群中感染是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