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并最终成才,使其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与辅导员的胜任力密切相关。那么到底需要哪些胜任力才能胜任辅导员工作?什么样的辅导员才是优秀的辅导员?基于以上问题,把管理学中的胜任力模型概念引入到辅导员研究领域,开展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为辅导员素质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对于辅导员的选拔、培训、绩效评价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于辅导员素质的提高、队伍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作分析法、文献法、情景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提炼出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指标,开发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问卷、高校辅导员胜任力量表,构建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调查了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状况,提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水平的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本文构建的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思想政治素质、个人特质、师生和谐六个维度,包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其他综合知识、科研能力、掌握现代化办公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危机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激励能力、识人用人能力、情绪自我调控能力、高尚的品德、为人师表、责任心、奉献精神、服务意识、团队精神、职业认同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敏感性、判断是非的能力、个人魅力、广泛的兴趣、有活力、亲和力、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善于倾听这三十五项胜任力特征;通过应用胜任力模型,对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现状及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构建新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行政诉讼判决,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最重要的结案方式,是行政诉讼制度研究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部分。研究行政诉讼维持判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展开:其一,维持判决的特殊性及其产生的
政治情感是高校学生形成政治观的基本因素,健康的政治情感能促进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十分重视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迁。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简要论述马克
本人在学习和研究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诉讼公正、诉讼效率理念的逐步深入,对影响诉讼公正、诉讼效率实现的相关制度改革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如诉讼模式、证据
发展是始终伴随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的一个永恒话题。人类通过发展来建树文明、铸就辉煌,但发展也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发展在创造成就的同时也衍生了危机。直到二十世纪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