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心电图作为判定运动中出现心血管风险最实用而有效的指标,在临床、运动负荷试验中应用广泛。本论文通过探究40-59岁成年人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早期筛查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自评估工具并检验,以期为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心血管风险预防提供有效实用的方法,为科学健身提供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招募40-59岁成年人,通过个人疾病史及健康习惯问卷,筛选健康受试者246人,以216人建立运动中心血管风险自评估工具,以30人对自评估工具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试验,在运动过程中监测受试者的心电图,将运动过程中心电图V1-V6导联中ST段下压≥0.1mV作为心电图异常的判定标准;通过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ST段异常与安静状态下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生活习惯、身体活动水平、药物与疾病史之间的关联,建立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自评估工具。最后通过样本回代,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运动中心血管风险自评估工具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1.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安静SBP、安静DBP、体脂率、安静baPWV、安静ABI、最大摄氧量绝对值、身体活动总量、步行活动量、是否吸烟对男性运动中心血管风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2.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身体活动总量、中等强度活动量、安静baPWV、步行活动量、高等强度活动量、安静ABI、安静SBP、咸食相对摄入量、高脂肪食物相对摄入量、静坐时间对女性运动中心血管风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3.男性运动中心电图ST段多元回归模型的预测变量为身体活动总量、是否吸烟、安静SBP;4.女性运动中心电图ST段多元回归模型的预测变量为安静SBP、高脂肪食物相对摄入量、身体活动总量;5.40-59岁成年人运动中心血管风险自评估工具筛查结果与金标准所测结果一致性尚可。研究结论:通过运动负荷试验诱发的40-59岁男、女性心肌缺血可以通过安静状态下的生理指标、运动情况、生活习惯进行自我评估。建立的运动中心血管风险自评估工具简便易行,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作为早期筛查运动中心血管风险高危人群的有效、实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