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开发的物理化学减量技术都存在能耗大,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利用微型后生动物技术进行污泥减量作为一种绿色的生态技术,不但能达到较好的污泥减量效果,而且具有能耗少,运行费用低、没有副产物以及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目前研究的利用微型后生动物进行污泥减量的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大部分研究者将微型后生动物接种到单独的污泥处理系统中而没有直接投加到污水处理系统中,使污水处理和运行管理变得复杂,更没有考虑营养物质的去除。论文针对这些问题,选用比较容易得到的颤蚓作为污泥减量的微型后生动物。由于颤蚓属于附着型生物,实验选择采用YJZH型软性组合填料附着颤蚓来进行污泥减量。论文从环境因子对颤蚓的影响、不同比例的颤蚓对污泥减量以及营养物质去除效果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得出,当盐度低于0.5%时、pH值在5.5-8.5之间、氨氮低于550mg/L时、COD低于5000mg/L、对颤蚓的生长没有影响,说明将颤蚓直接引入污水处理系统,城市污水原水不会影响颤蚓正常生长。②由于颤蚓体形微小,难于计量。根据颤蚓成团特性,用颤蚓团直径大小来近似计算颤蚓量。研究发现直径为1cm颤蚓团约含250条颤蚓,平均每条颤蚓湿重为0.001g。③研究发现将颤蚓投加到污水处理系统,颤蚓的生长经历了适应、增长并爆发、过渡、稳定四个阶段。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没有因为投加颤蚓而发生太大变化,没有投加颤蚓的对照系统自然生长出了颤蚓目蠕虫。④实验发现,污泥减量反应器中接种颤蚓数量不同时,反应器平均悬浮污泥产率不同。在稳定阶段,随着颤蚓投加量的增加,污泥减量的效果越加明显,并且VSS/SS也逐渐降低。⑤颤蚓的投加并没有影响系统对COD的去除。当系统达到生态平衡的稳定阶段,COD的去除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当投加量少于167条/1时,颤蚓的投加不会影响系统在稳定阶段对TN的去除效果。但是随着颤蚓投加量大于250条/1会对TN的去除效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⑥研究发现:颤蚓的投加不会对P的除去产生坏的影响,反而随着颤蚓投加量增加,除P效果变得更加好。其原因可能是:颤蚓在吞噬过程中摄入了大量的磷,而排泄出来的磷大部分是不溶解性的磷酸盐。通过对悬浮污泥产率和污水处理效果的比较综合考虑得出:在稳定阶段,当颤蚓投加量为167条/1,颤蚓的投加既不影响污染物的去除,又能够达到污泥减量的效果。其平均悬浮污泥产率为0.1201gVSS/gCOD,污泥相对减量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