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上海市主栽优质白沙系列枇杷品种—“白玉”枇杷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其采后生理特性和贮藏保鲜技术。本研究进行了不同温度、贮藏方式和保鲜剂试验,对其贮藏温度、采后品质、相关酶活性变化、保鲜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适宜的“白玉”枇杷贮藏保鲜技术,为枇杷的贮藏保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白玉枇杷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来看,低温贮藏可显著抑制白玉枇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总酸、维生素C等含量的下降,果实失重率、呼吸强度以及腐烂指数的上升也显著地得到了抑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6℃是“白玉”枇杷果实最佳的贮藏温度。在不发生冷害的安全冷藏温度条件下(6℃和9℃)贮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期间略有波动。在3℃贮藏温度条件下,从感官上果实的外观症状表现为表面有小的凹陷褐色斑出现,果皮难剥,色泽轻微变深,果肉粗糙少汁,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白玉枇杷采后贮藏过程中,用不同保鲜剂处理进行试验,以探讨在枇杷贮藏过程中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浓度的壳聚糖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枇杷果实的失重率,延缓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抑制腐烂的发生,有利于枇杷品质的保持。0.10 g/kg 1-MCP处理可显著降低失重率,延迟枇杷果实总酸和总糖含量的下降,并有效降低了枇杷果实的呼吸速率,但不同浓度处理存在较大差异。臭氧处理以500 mg/h臭氧处理0.5 min的贮藏效果最好,能显著减少枇杷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腐烂。不同气体成分的气调贮藏试验表明:气调贮藏可显著抑制枇杷总酸含量的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并显著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4~6%O2+6~8%CO2(D处理)贮藏效果最佳。贮藏35天后,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均与对照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