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生物化学与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中的治疗线对脑缺血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脑血管供血情况的影响,探讨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中的治疗线对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方法:1、依据国家统一的中医、西医缺血性中风病诊断标准,选取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根据中国针灸学会制订的《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取肢体健侧顶颞前斜线(前神聪至悬厘)、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针刺治疗4个疗程。2、选用中、西医两套国家统一疗效标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积分改善程度,对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3、观察头针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TCD各值[以颈内动脉为主,包括左右颈内动脉颅内支收缩波波幅(LINSWA、RINSWA)、左右颈内动脉颅内支流入时间(LINFT、RINFF)、左右颈内动脉颅内支血流量(LINBV、RINBV)]的变化,对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中的治疗线治疗缺血性中风进行机制方面的研究。 结果:1、运用中、西医两套国家统一疗效标准评价,总有效率均为93.3%,疗效明显。2、治疗后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全血低切的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高切显著降低(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降低(P<0.01),载脂蛋白B显著降低(P<0.05);LINSWA、LINBV、RINSWA、RINBV、低密度脂蛋白均极显著升高(P<0.01),LINFT显著降低(P<0.05)。 结论:针刺国际标准化方案中的治疗线通过改善脑缺血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脑血管供血情况,调整脂类代谢异常,从而改善中风病患者血液的高粘滞状态,改善血管弹性及运动功能,改善脑组织的血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通过分析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中的治疗线对缺血性中风在生物化学与形态学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