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中,专业设置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优化专业设置是我国农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专业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的建设水平。本研究以我国24所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设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24所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历史发展、专业设置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我国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从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关于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进展,形成文献综述,界定相关概念。其次本研究把我国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在调研统计基础上从本科专业设置数量、专业结构和专业招生就业情况等方面对我国24所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我国24所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本研究还以沈阳农业大学为研究案例,分析了该校本科专业设置基本情况,并对该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从而归纳出沈阳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通过对我国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历史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模式转变和专业培养目标转变的历史特点。二是分析我国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总结提出我国农业院校存在专业设置数量发展不合理、专业布局不协调和专业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设置优化的对策建议:一是合理控制专业设置数量,强化农业、涉农相关专业比重;二是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合理规划专业结构布局;三是推动传统本科专业的优化升级,实现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特色学科专业;四是建立健全农业院校本科专业调整优化的多方监管机制;五是注重本科专业目录设置对农业院校本科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