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空间结构的变异,从而产生城市空间的隔离现象,即城市居民的居住地因为各种社会因素而产生的分化现象。这种居住分化,既可以是基于民族种族、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宗族势力等先天获致因素的影响,也可以是基于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或拥有财富数量等后天选择性因素的制约,上述主客观因素的社会差异不仅使社会成员发生分化,亦使其居住空间发生分异:拥有相同或相似社会特征的都市居民倾向于集居于某一类型的特定社区,而不相类似的集团间则彼此分散居住,由此形成不同类型的居住区,居住的空间隔断亦拉大社群之间的心理距离。与以种族文化为主导的美国、南非式的城市空间隔离、受福利制度影响的欧洲城市空间隔离和拉美国家的城市空间隔离相比,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空间隔离现象在成因、特征等方面呈现出形式相同而实质不同的特征,因而称之为“城市空间类隔离”。现阶段,城市空间类隔离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贫富分区,即富人所居住的高档豪华住区与其他社会成员住区之间的隔离、隔断状态,其实质是社会阶层分化在居住空间上的反映。空间隔离是进入文明时代的人类群体聚居的普遍状态,它将伴随阶级社会城市发展过程的始终。空间隔离包括物质空间隔离、社会空间隔离、心理空间隔离。明确界定城市空间类隔离必须把握多重视角,一是富人居住区以封闭、监禁等方式在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上与其他社会成员居住区相互隔离;二是富人与穷人等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情感疏离、互不交往,体现为情感归属上的相互隔绝,城市空间类隔离是这三种隔离状态的合一。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社会学开启了现代性研究的空间面向,但在我国社会学界研究空间隔离问题的学者寥寥无几。本文对城市空间类隔离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社会效应的探讨,或可推动社会学对此问题的认识。西方国家的种族、贫富隔离被视为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由此引发的社会冲突、内城贫困等问题使社会发展付出惨痛代价。但在我国社区阶层分化过程中如何实现社会空间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尚未引起高度关注。基于破解社会隔离、加强和谐人居环境构建的目标,本文对把握城市中的社会阶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合理制定城市住宅分配制度、消除空间不平等,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意义。城市空间隔离现象由来已久,但对其作理论探讨却是晚近的事情。西方城市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空间类隔离”的理论视角,我们可以从其异彩纷呈的理论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资参考和借鉴。从国内现有研究来看,其不足在于对“空间”界定模糊,社会空间概念尚有待于细分;理论逻辑推演较多,实证经验研究罕见;对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研究较多,对大中小城市的研究极少。鉴于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采用调查问卷与结构访谈相结合的定性方法,以东北城市齐齐哈尔为样本进行个案分析,以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的类隔离问题。本文基于三个不同类型社区的实地社会调查,分析了城市空间类隔离现象的内涵、成因、社会影响以及破解路径。本文认为,市场经济的强势嵌入、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住宅市场分化加剧以及城市住房制度、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以及公民财产权的确立,构成了转型期城市空间类隔离的动力之源。随着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市场化、商品化改革,以社会福利理念为内在价值的实物分配式住房再分配体制宣告终结,我国亦如发达国家不断建立和完善包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安居房等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保障性住房、由市场提供的商品房等多层次城市住宅供应体系,这给予人们众多的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居住区域的机会,也使高收入群体居住区异军突起,由此导致阶层型居住空间类隔离模式的形成。城市居住空间的类隔离对社区发展而言利弊共存:第一,空间类隔离有利于贯彻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原则,增强社区服务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水平。第二,阶层型社区有助于凝聚社区情感,形成特有的“邻里效应”。第三,隔离型社区有利于社区内居民的公共参与。空间类隔离的社会负效应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从个人层面看,城市空间的社会极化和隔离型塑、固化贫富对立,各阶层在城市空间的同质聚集效应越来越强,将会进一步阻碍不同阶层之间的沟通与流动。第二,从城市层面看,城市空间的社会极化和隔离会加剧贫困的生产与再生产,使社会贫困群体产生相对剥夺感和排斥心理,从而加大城市社会管理的难度。第三,从国家层面看,空间类隔离状态正在使社会阶层差异具像化、城市贫富极化外显化,长此以往会激发社会不满情绪,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消解空间类隔离状态,建立空间正义,一要建设中产阶级占主体的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将空间类隔离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二要重新定位政府管理的价值取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倡导混合居住。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实现居住混合,提升城市居住的异质性,防止住房过度市场化。三要制定合理的住房供应政策。企业应严格按照政府规划进行建设,赚取合理利润,不炒作房价,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四要改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人际互动空间。为此应完善混合社区质量,美化社区环境,提供健全的服务配套设施,提供优质的公共品服务。本文提出空间隔离的三种形式(物质空间隔离、社会空间隔离、心理空间隔离)及其评价标准、适用范围、与社区阶层化的关系等观点,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空间结构中,透过城市居住的空间视角,探究城市空间类隔离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社会影响,并建构相关分析的理论框架,力求增进市场经济转型进程中城市社会学在这一领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