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握力的分布特征以及握力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进行研究,探讨中老年人群握力对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为中老年人体质改善和健康促进等卫生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和“欧洲健康、老龄化与退休调查”(Survey of Health,Ageingand RetirementinEurope,SHARE)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50岁及以上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9633名来自于CHARLS数据库,26209名来自于SHARE数据库。分析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按照随访的结局状态对比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基线分布特征。第二部分,探究CHARLS、SHARE队列中不同性别中老年人握力的年龄、肥胖状态的分布特征。第三部分,在握力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研究中,首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握力五分位数组的死亡率,其次应用传统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握力五分位数组各组的死亡风险比(Hazard Ratio,HR),最后将握力以连续性变量的形式纳入惩罚样条Cox回归,识别握力和全因死亡风险关系的形状。为排除信息缺失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对缺失数据应用多重插补法填补后做敏感性分析。上述分析采用R3.6.1版本完成,所有假设检验水准α取双侧0.05。结果1.CHARLS队列中老年男性握力均值为37.69±8.93kg,女性握力均值为25.52±7.12kg,男性握力高于女性(t=74.15,P<0.001)。SHARE队列男性握力均值为43.11 ±7.94kg,女性为26.72±7.02kg,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50,P<0.001),同样为男性高于女性。队列研究时间范围内,握力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CHARLS队列男性降幅为14.51kg,高于女性的降幅8.02kg;SHARE队列男性降幅为17.12kg,高于女性的降幅10.50kg。CHARLS队列中研究对象的握力均值按肥胖、超重、正常和偏瘦状态逐渐下降(男性:肥胖:40.63 kg;超重:40.20kg;正常:37.02kg;偏瘦:32.43kg,P<0.001;女性:肥胖:26.78kg;超重:26.45kg;正常:24.94kg;偏瘦:22.94kg,P<0.001)。SHARE队列中男性握力在超重人群和肥胖人群间的差距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偏瘦人群(肥胖:44.40kg;超重:43.67kg;正常:41.47kg;偏瘦:34.10kg);女性肥胖人群和偏瘦人群的握力值差距有统计学意义(肥胖:26.81kg;超重:26.80kg;正常:26.68kg;偏瘦:24.18kg)。2.CHARLS队列的中老年人总死亡率为11.14%,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13.56%vs9.01%)。SHARE队列的中老年人总死亡率为7.52%,男性死亡率也高于女性(8.86%vs 5.45%)。以握力Q1组为参照组,Q5组的死亡风险降低程度超过50%(CHARLS 队列的 HR 和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action,CI)为 0.40(0.22,0.71);SHARE队列的HR和95%CI为0.46(0.34,0.63)),其他握力分位数组的 HR 和 95%CI 相对较大(Q4 组:CHARLS:0.63(0.41,0.98),SHARE:0.56(0.44,0.71);Q3 组:CHARLS:0.63(0.44,0.91),SHARE:0.62(0.51,0.75);Q2 组:CHARLS:0.69(0.50,0.95),SHARE:0.71(0.60,0.84))。CHARLS和SHARE队列中女性Cox 比例风险模型的结果不一致,SHARE队列Q5组死亡风险的 HR 和 95%CI 为 0.44(0.31,0.63),Q4 组 HR 和 95%CI 为 0.66(0.49,0.89),CHARLS队列这两组的HR值无统计学意义(Q5组:0.81(0.49,1.35);Q4组:0.59(0.35,1.00))。但CHARLS队列中Q3组和Q2组握力的保护作用更强(Q3 组:CHARLS:0.57(0.35,0.92),SHARE:0.73(0.58,0.92);Q2组:CHARLS:0.62(0.40,0.96),SHARE:0.69(0.57,0.84))。3.CHARLS、SHARE队列中握力和全因死亡风险均呈线性关系,CHARLS队列男性握力每升高5kg,全因死亡风险的HR和95%CI为0.82(0.75,0.89),女性为0.85(0.74,0.95)。SHARE队列中男性握力每升高5kg,全因死亡风险的 HR 和 95%CI 为 0.88(0.84,0.92),女性为 0.85(0.79,0.91)。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本研究的主要结果趋势一致(CHARLS男性:0.84(0.78,0.90),CHARLS女性:0.88(0.79,0.96);SHARE 男性:0.91(0.88,0.93),SHARE 女性:0.85(0.79,0.91))。结论1.中国和欧洲中老年人握力性别差异明显,男性的握力普遍高于女性。中国和欧洲中老年人握力均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且男性握力降幅均明显高于女性;肥胖、超重、正常和偏瘦状态的研究对象的握力均值分布有差异。2.中国、欧洲中老年人群的握力与全因死亡风险呈现线性关系,握力值较高时,全因死亡风险较低,握力可作为中老年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重要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