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化浊开窍法治疗痰浊瘀阻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生活能力的改善,运用中医学理论探究其病因病机,进而初步探讨药物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方法:将中医辨证属痰浊瘀阻型的卒中后抑郁患者(脑卒中病程为2周至3个月以内)66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脑卒中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脱落8例,实际观察例数58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75mg QD和脑卒中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化浊开窍法中药治疗。8周为一疗程,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8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等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后分析疗效并评估药物安全性。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2周及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2周及8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改善率:治疗2周及8周后两组分别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HAMD评分:两组治疗2周及8周后较治疗前HAMD评分均下降;治疗2周及8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HAMD疗效指数:治疗2周及8周后两组分别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NIHSS评分: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2周及8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ADL评分:两组治疗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治疗2周及8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血浆NE:治疗2周及8周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ALT、Cr等安全性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安全性高。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发生率低。结论:1.化浊开窍法能显著改善痰浊瘀阻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对血浆NE的再摄取有抑制作用。2.中药制剂安全性佳、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可显著降低西药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