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心”的隐喻英汉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712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由于科学的不发达,人们把心看作思想的源泉。长久以来,这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认识,一直保留至今。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心脏是人体全身血液的控制中心。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脏不可避免地与人类各种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语言是最基本的人类活动之一,对语言进行的各种研究始终是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兴趣所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隐喻由于其与语言的密切关联,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隐喻是语言中一种普遍现象。传统观点认为,隐喻仅仅是语言的装饰,并且仅仅存在于语言中。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开始,在书中,作者认为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更存在于人类行为和思想中。心和隐喻在人类生活中都十分重要,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认知角度来研究与心有关的隐喻。而文化在语言研究中是不能忽视的,本文就试图做一个对比研究,研究英语和汉语中“心”的隐喻。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与心有关的隐喻在这两种语言中使用和功能的差异。同时,由于语言反映思想,是文化的一部分,本文的对比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这两种语言所在的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为了更清楚地看到隐喻和人类思维的关系,本文按照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的观点,将隐喻分为三大类别,即空间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这种分类方法是从认知角度进行的最基本的分类。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属于本体“心”隐喻范畴的容器“心”隐喻的数量非常多,因此本文对这类隐喻进行了单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的研究基已自建语料库,同时运用了科学的统计方法。本文利用的语料库有两个:一个英文语料库,一个中文语料库,每个语料库中有25部现代长篇小说作为样本,这些小说是从一个大的范围内随机选择的。通过数据收集和统计,本文发现在“心”的隐喻的使用上,中英文存在着一些相似点和不同点。其主要相似点是:(1)在中英文中,空间隐喻的数量相似,都很少;(2)本文划分的三中基本类型的隐喻各自在全部的“心”的隐喻中占的比例,中英文是相似的; (3)在全部“心”的隐喻中,本体隐喻所占比例最大,空间隐喻所占比例最小,中英文在这点上是相同的; (4)不管是在“心”的本体隐喻还是全部“心”的隐喻中,容器隐喻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中英文中都是如此。其主要不同点是:(1)总体上来讲,中文比英文使用更多的“心”的隐喻;(2)中文比英文使用更多的本体和结构“心”的隐喻;(3)不管是在“心”的本体隐喻还是全部“心”的隐喻中,容器隐喻占的比例都是中文中大于英文中。同时,本文对于造成这些相似点和不同点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能为将来类似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另外,本文应用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方法对将来类似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工作分析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工作的基石。传统工作分析方法由于其假设系统的局限性,使得其工作分析成果难以适应企业所面临的企业管理环境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这一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
在现实社会中,土地置换作为一种筹资方式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筹资方式的应用已经起步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我国许多高校新校区建设遇到的资金不足问
国有企业控制和减少人才流失要坚持制度先行、以人为本和因人而异的原则。要靠优化、完善和改进各项人事制度,良好的人才环境,切实可行的人才策略来控制和减少人才流失。
被动语态是英语中一个很重要的语法项目,对中国学习者而言是一个难点。由于英语和中文被动语态在构成方式,结构特点和时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
张思德的精神是党的宗旨的真实缩影,两者是历史与逻辑、具体与抽象的高度统一。读懂了张思德就读懂了小米加步枪出身的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践行党的宗旨,才能跳出"浡焉""
张思德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因子。张思德精神的科学内涵表现为:严守纪律、善担责任、自警自省的自我批评精神,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的奉献精神和实干精神,追求理想、敢于
阐述龙眼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深入解析了上述设计理念的萌发—演化—确立,梳理出以无障碍设计为起点的三条不同主线:以残障者为中心、面向全民、以老年人为中心,进而提出急需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强
在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的众多技术之中,钢结构技术的应用极为普遍,且其优势亦是传统技术所无法比拟的。对此,为切实发挥此新技术的优势,便需要土木工程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