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藏高原梯度带地理条件主要呈现地势高差梯度变化,从平原地区过渡到高海拔地区必然历经大山大河相间排列地段,车辆在翻山越岭过程中由于高山峡谷地区海拔高度的梯度变化,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如果仍采用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中相应的线形指标设计高速公路,一方面运行车辆的动力性能难以适应,另一方面会导致工程投资的增大。同时,对于公路运行安全也是一项极大的考验。如何在这种高差变化极大、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中合理确定高速公路线形指标,尤其是路线平纵面线形相关指标的选取,是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选取的代表车型在川藏高原梯度带运行时的动力性能变化特点为基础以汽车动力学、汽车理论等专业理论知识为辅助,本着以行车安全性为前提、以减少工程投资和确保车辆快速舒适运行为原则进行研究,主要采用理论计算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得到川藏高原梯度带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各梯度带相应的设计车速取值、与各设计车速对应的最大纵坡坡度、最大坡长指标等纵断面指标以及平曲线半径中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等平面线形指标的理论计算值。同时,参照该地区已建高速公路的相应指标取值,提出了川藏高原梯度带无法避免长坡陡坡组合时的平均纵坡建议取值。论文研究对比现行规范进行分析,在设计车速选取这一点,显然比现行规范更细化,更有利于适应高原梯度带地区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同样,以研究该地区的设计车速为前提,由此提出与各海拔梯度带设计车速对应的成套相关线形指标参数的取值建议,较现行规范中对于特殊地区相应指标的折减值更具体。更有利于工程的具体实施及减少工程造价。本文研究成果对于川藏高原梯度带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的选取具有参考依据。论文得到了2011年四川省交通科技项目“高原梯度带高速公路线形技术指标及设计方法研究”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