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与听众信息不对称情况引发的译员反思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rockykimi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实践往往集中于“常识性”信息较为密集的政治、经济、生活领域,讲者与受众之间的背景信息库不存在明显不对称1现象,听众往往能够听懂译员(所传递的讲者)所讲内容。因此,译员在进行案例的反思和总结时,通常仅仅将注意力投射在如何保证源语与译语在更大程度上贴合和对应。这种思考方式仅单方面从讲者侧的信息输出/传递角度探讨如何保障交际效果,而却相对忽视了参与交际的另一方——听众侧——在信息输入/传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可能对内容交际整体效果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学术报告的现场口译案例为切入点,探讨在本文案例的语境下,译员在实际处理译语时,除对内容的机械的“贴合”之外的其它译语处理思路:对于讲者与受众之间的背景信息库明显不对称部分源语,如何更好地实现内容的传递和传达。译员在达成上述目的时,主要考量了两个主要的译语标准:“语言简洁性”与“内容的丰富性”。最终的策略制定正是上述两个标准相互制衡的结果。随后,本文具体举例,并逐条分析,说明译员口译过程中,在经过上述考量后做出的具体译语处理策略。为保障听众侧接收的有效信息量尽可能地接近发言人侧输出的信息量,译员采取增添核心逻辑链的方式对部分译语进行了处理。具体策略包括在产出的译语中部分添加短语、小句或将源语中的代词具体化等。如此,译员通过部分增添背景信息,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容实际传达的丰富性。同时,为不违背译语的简洁性,译员在添加时又极为谨慎,添加的言语单位尽量凝练、概括。从而,译员在本场口译交际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兼顾“内容丰富性”与“语言简洁性”。不过,在译员部分牺牲“语言简洁性”,“擅自”丰富内容的同时,是否由于改变的源语的(部分)内容,而违背了译员的职业道德呢?本文就该质疑同样做出反思和论证,认为在讲者同听众的背景信息库明显不对称的情况下,合理、适当地加入源语中没有的部分背景信息,所违背的仅仅是以“静态系统”(Even-Zohar,1990:11:1)规定的单一标准。而倘若以动态的、系统的观点关照这一过程,便能够抓住本口译交际过程中最主要矛盾——讲者同听众的背景信息库明显不对称造成听众可能无法理解“讲者所讲”,与观众无法在口译现场短时间内丰富自身背景信息库之间的矛盾。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审视译员在案例中使用的策略,是较好地抓住主要矛盾的做法。本场口译的真实实践经理也证实,上述策略的采用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实际交际效果。综上所述,本文所探讨的具体案例中,译员在面对讲者与听众背景信息库明显不对称的情况,通过衡量“语言间接性”与“内容丰富性”,选择在译语中增添核心逻辑链的策略是较为可行的译语处理策略,该策略的采用较好保障了本次口译实践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传达。
其他文献
<正>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1种对我国水稻生产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软体动物。近年来,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省(自治
在中国古代戏剧中,《西厢记》、《倩女离魂》和《牡丹亭》均以爱情为主题,并表达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在这三部戏中,《倩女离魂》无论在思想、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手段
从21世纪初中国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得到了教育政策制定者、数学教育研究者和数学教学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实践。科学合理地
<正>2015年,我校云冈文化研究中心邓星亮博士的"中国佛教石窟刻经研究"获批为一般项目(15BZJ020),资助额为20万元,这是继凌建英教授的"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云冈石窟审美研究"(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8例ACI患者及5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和CRP水平。
学业拖延是指有目的地推迟或拖延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的行为,学业拖延不仅会导致低学业成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研究显示高中生学业拖延现象在普遍存在,学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与进步。GPS技术具有效率高、不受气候的影响、功能多等优势,因此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测量
傣语方言八甲话是处于濒危状态的一种语言, 通过调查并用典型例证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其发生衰变甚至是处于濒危的状态,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语言活力不足.从对人类语言文化遗产
郑州方言属中原官话郑开片,从声韵调系统上看,与北京话差异不大,但古入声的调类归派情况却与北京话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就成为郑州方言区别于其他官话区方言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以往进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中,研究人员都将其视为处于理想状态的完善构件,但是在施工期和后期正常服役过程中,结构的实际状态相对于设计理想状态而言无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