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Leite(2002)所设计的科学教科书科学史内容分析检核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我国2013版(最新版)浙江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初中科学教材以及美国初中主流理科教材:2013年出版,帕迪里亚所主编的《科学探索者》第3版中的科学史内容进行量化分析。本研究围绕科学史内容版面所占篇幅以及量表中的八个维度进行展开,分别为:科学史材料的类型与组织、呈现科学史内容的素材、科学史内容的正确度与精确度、与科学史内容相关的背景、科学史内容的定位、与科学史内容有关的学习活动、科学史在教科书中的内部一致性、教科书中有关科学史的参考书目类型。研究结果显示:(1)中美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内容版面所占篇幅百分比明显偏低,并且大多科学史内容集中在科学家的简要传记,对于科学动态发展过程的描述较少。(2)中美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的科学史素材形式多样,类别丰富。(3)中美初中科学教科书中倾向于在科学背景之下呈现科学史内容,缺乏政治、宗教、以及社会这类人文素材的融入。(4)我国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内容绝大多数是以补充的,供自愿者学习的形式呈现,美国则是倾向于将科学史内容置于正文的位置,供每一位学习者学习。(5)中美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缺乏对于相关学习活动的介绍。(6)中美科学教科书中都没有同质的科学史编排形式,大多都是以一些单一的片段或独立小框的异质形式呈现。(7)中美初中教科书中没有涉及有关的科学史参考书目。针对以上结论,本文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1)进一步增加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史内容版面。(2)科学教科书应当详述科学发展的具体细节,才能更好的展现科学发展的真实面貌。(3)加重描述科学与社会、政治以及宗教的关联,使学生了解到科学与外在社会环境、宗教以及政治的紧密联系。(4)科学教科书应提高课文正文中科学史内容的数量,并增加相关的科学史学习活动。(5)适当增加教科书中根据科学发展脉络所编写的章节,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科学发展的本身面貌。(6)教科书中应加设关于科学史参考书籍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