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和探讨糖槭果实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抗炎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糖槭资源奠定基础。方法:糖槭果实经乙醇超声提取,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将得到的乙酸乙酯层经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结合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方法鉴定其结构。抗氧化实验选取昆明种小鼠,颈背部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给予小鼠糖槭果实乙醇提取物混悬液,25d后取血检测血清中SOD、MDA含量并进行比较。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建立炎症模型,通过比较小鼠耳肿胀度和抑制率考察其抗炎活性。结果: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鉴定其中5个化合物,分别为:D–1–甲氧基–肌醇(D–1–O–methyl–inositol,化合物Ⅰ(CMX–1))、莽草酸(3,4,5–trihydroxy–1–cyclohexene acid,化合物Ⅱ(CMX–2))、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7–hydroxy–6–metho- xy coumarin,化合物Ⅲ(CMX–4))、β–谷甾醇(β–sitosterol,化合物Ⅳ(CMX–6))、胡萝卜苷(Daucosterol,化合物Ⅴ(CMX–5–1))。小鼠血清中SOD的活性为空白对照组202.68(U/mL) ,模型组184.29(U/mL) ,低剂量组348.57(U/mL) ,高剂量组311.46(U/mL)。MDA的含量:空白对照组4.13(U/mL),模型组24.01(U/mL),低剂量组5.76 (U/mL),高剂量组7.75(U/m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SOD活性下降(P<0.05),MDA含量升高(P<0.05);给予糖槭果实混悬液可明显提高D–半乳糖模型小鼠血清中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小鼠的耳肿胀度为模型组41.7(mg),阳性对照组37.6(mg),低剂量组31.2(mg),高剂量组39.5(mg);低剂量给药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低剂量组的耳肿胀抑制率高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的化合物为甾体类、香豆素类、多羟基脂肪酸类、单糖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药理研究表明,糖槭果实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