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是以肢体动作技能为载体的充满情感的视觉行为艺术。长期以来,芭蕾基训存在重技轻情的现象,导致动作与情感间缺乏融合,严重影响芭蕾基训的效果。要解决该问题需要心理学,特别是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的确,如何在传统舞蹈动作技能训练中融入情感因素,突显舞蹈艺术的本质,这已逐渐成为心理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作者从舞蹈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出发,在心理学和舞蹈学的理论视角下,提出了情感性动作技能这一概念,并通过系列实验,探究了舞蹈动作的情感表现性,进而考察这些情感性动作的加工。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对情感性动作技能进行了论证。本文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研究一,理论建构情感性动作技能概念。通过在对哲学、心理学和艺术学三发面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情感性动作技能概念及其相应的情感性动作、情感性动作意象等一系列概念,并将情感性动作技能与无情感性动作技能、动作表情进行区分。本研究认为,情感性动作指的是充溢着某种情绪或情感的身体动作;情感性动作技能指的是合乎艺术法则的操作情感性动作的活动方式;情感性动作意象指的是情感性动作在头脑中的形象。研究二,构建情感性动作模型。这里包含三个研究:研究1围绕快乐、难过和生气三种情绪类型来探究舞蹈动态中的情绪性动作词汇(不同于以往的静态研究)。结果发现,快乐情绪与手舞足蹈、飞跳、旋转等动词相关;难过情绪与行动缓慢、颤抖、抽搐等动词相关;生气与张牙舞爪、跺脚、步伐快等动词相关。研究2使用3D动作捕捉仪,以虚拟人为载体对情感性动作进行建模。结果成功获得了15个表达上述三种情绪的情感性动作模型的视频片段。研究3采用虚拟人视频和图片,探讨情感性动作模型的情绪可知觉性。结果发现,情感性动作模型所表达的情绪能够被观者所识别。研究三,验证情感性动作模型的有效性。这里包含两个研究:研究1采用MobIR M3手机式红外热像仪,测定舞蹈中情感性动作的温差特点,以此来验证情感性动作模型的情感表现性。结果显示,难过情感性动作温度最高点落在身体下胸部,生气情感性动作温度最高点落在身体头部,快乐情感性动作温度最高点落在身体胸部。研究2采用閾下情绪启动范式,考察被试对情感性动作的加工。结果显示,情感性动作模型图片能够产生显著的阈下情绪启动效应,且这种效应在舞蹈专业和非舞蹈专业的被试中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四,尝试情感性动作技能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这里包含两个研究:研究1采用情感性动作模型图片来检验情感性动作技能在短期舞蹈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结果发现了在短期干预中情感性动作技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2采用音乐诱导法和呼吸线条法来检验情感性动作技能在长期舞蹈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结果同样发现在长期干预中情感性动作技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