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晚期大肠癌化疗前、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为中医药配合晚期大肠癌化疗前后及期间进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及问卷信息采集技术,收集化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化疗后的中医证候信息,建立晚期大肠癌中医证候信息平台。将临床所得资料结果输入电子计算机并构建信息数据库。对晚期大肠癌化疗前、后的证候四诊合参资料作为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计算频数及构成比,并根据临床实际和中医辨证的特点,进行证型诊断,总结出晚期大肠癌化疗前、后的常见证型。运用配对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化疗不同时点前后的证候进行比较,并筛选出可能具有临床意义及统计学意义的证候改变。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知识,揭示出化疗后证候改变的本质,从而推断出晚期大肠癌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根据晚期大肠癌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化疗前、后的主要证候为:疲倦乏力、纳差、面色少华、口渴、腰膝酸软、发脱齿摇、夜间烦躁眠差、心烦、焦虑、便溏、腹泻、黑便或便血、腹胀不适、肛门下坠感、腹部隐痛、腹部肿块、腰骶部持续性疼痛、舌淡暗、舌红、舌紫暗、舌瘀斑瘀点、舌胖大、舌边齿痕、苔薄、苔稍厚、苔厚、苔白、苔润、苔腻、苔微腻、苔少津、脉细、脉弦、脉滑、脉沉等。经配对卡方检验后,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变化为:化疗后疲倦乏力、神疲懒言、肢体麻木、自汗、但欲漱口、纳差、恶心、呕吐、大便干结、舌紫暗、舌瘀斑瘀点、舌边齿痕、苔稍厚、苔黄、苔黄白、苔微腻、脉沉等证候较化疗前明显增加,而薄苔、白苔、润苔明显减少(P<0.05)。依照目前较为公认的证候分类标准,晚期大肠癌共分为脾虚湿瘀、脾虚湿毒、脾肾两虚、肝肾阴虚、气血两亏、脾胃不和等证型。化疗前脾虚湿瘀证占大多数,占71.7%,化疗后以脾虚湿瘀证及脾胃不和证多见,分别占41.7%、36.7%。研究结论:晚期大肠癌证候特点为虚实夹杂,以虚为本,以实为标,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病机关键为湿、瘀、虚,病变脏腑主要为脾、肾,涉及肝、肺。化疗后近期,脾胃不和的证候明显增加,气虚、湿浊、血瘀等证候有所增加及加重趋势。配合晚期大肠癌化疗进行,中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法,以健脾、和胃、补肾、益气、化湿、活血等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