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城镇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住房价格已远远超出了中低收入居民的正常经济承受能力。要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要保障这部分居民的适足居住权。现今,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性住房需求支持体系,初步形成了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双困户”的居住困境,各地也逐步形成了符合本地特点的住房保障模式。但目前保障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显然不能令人满意。本文认为现行保障性住房制度还存在以下一些缺陷:公共财政支出严重缺位;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不完整;保障模式及层次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住房消费选择等。鉴于存在以上制度缺陷,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还需进行创新性改革。本文从保障对象、保障方式、融资机制和监管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创新设想,建议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应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实行不同保障标准的住房供应政策,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动态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制度。本文针对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创新研究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具体思路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论述了选题依据、研究背景,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行文框架。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主要是住房保障制度的理论概述。从政府干预理论、公共财政职能理论、消费经济学理论等方面阐述了关于住房保障的理论依据,为住房保障制度的创新性研究提供充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实证分析。从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住房制度的产生背景、发展脉络及实施效果评价入手,对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成效进行整体评析,推导出制度创新的必要。第四部分,国际比较。在对发达国家(地区)住房保障发展的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炼出可供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创新借鉴的经验和启示。第五部分,规范分析。在制度创新的总体目标、创新方向及框架的指导下,分别对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保障对象、融资机制、保障方式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