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损失。面对空前惨烈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以惊人的意志、勇气、力量,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活动,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表现出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气概,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我们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原则,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迅速出台一系列支援灾区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对口支援,迅速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中央大力支持、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产业重建和结构调整、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灾区人民正大踏步走向新生活。这一切,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举全国之力,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通过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重建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使灾区人民在恢复重建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政府对策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析和探究,并提出了具有一定独到性和创新性的思路、见解和观点。全文包括绪论、结论等在内的六大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本文的研究主题和出发点,界定和论析了“以人为本视角下我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政府对策研究”的基本涵义与研究状况,提出了本文独特的“问题——理念——技术路线——实践效果”的分析框架,阐明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意旨、主要方法、篇章结构以及创新意图。第一部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理论指导与战略目标。第二部分剖析了我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国际经验和启示。第四部分剖析了中国式赈灾——“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赈灾,“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结论部分总结与归纳全文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对口援建——中国式赈灾的启示和经验,中国式赈灾为世界救灾史谱写了新的篇章。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研究内容方面,首先本文采取“提出问题”——“政府对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路线,力求将实证调查、个案分析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其次,本文从中国式赈灾——“一帮一对口援建”举全国之力赈灾,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是分析方法方面,本文在比较分析、规范分析的基础上,着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三是研究结论方面,本文引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对城乡规划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理念,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最后,讨论了中国式赈灾的启示和经验,认为,中国式赈灾为世界救灾史谱写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