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混合添加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kof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分离奶牛瘤胃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从分离得到的菌中筛选出优势菌株,并探讨二者混合培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筛选出优势组合,采用奶牛瘤胃液体外发酵方法,研究添加不同种类的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期获得能够促进奶牛瘤胃纤维分解和利用的微生物最佳组合,为将来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瘤胃液中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的分离、纯化和筛选。选用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良好的三岁半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瘤胃液通过特异性选择培养基分离得到两类菌。将两类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筛选出优势菌株。结果表明:从奶牛瘤胃液中共分离到21株纤维素分解细菌和23株固氮细菌,这44株细菌均为兼性厌氧细菌。经过实验筛选,最终得到9株纤维素分解能力强的纤维素分解菌(透明圈直径Φ≥10mm)和7株固氮能力较强的固氮菌(>170μmol·菌-1·h-1)。纤维素分解菌与固氮菌不同比例组合对纤维素分解能力的影响。将试验得到的两类菌的优势菌株按照总接种量为2×108CFU,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比例按照4:1、3:2、2:3、1:0培养,并设置空白对照。通过测定酶活、pH变化等指标选出最佳组合和添加比例。结果表明:有3种纤维素分解菌(A、B、C)和2种固氮菌(D、E)组成的6个组合具有较好的纤维分解能力和较为稳定的pH变化范围。在这些不同的组合比例中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按照4:1接种的组合具有最佳的表现,是两种菌的最佳组合比例。添加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最佳混合比例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将上述试验得到的6个最佳组合按照添加菌量为4×109CFU·L-1,并设置对照组,进行体外发酵试验,选取2、4、8、12、24h这5个时间点测定pH、NH3-N、产气量、菌体蛋白含量、VFA和干物质降解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混合物能够提高饲料降解率和菌体蛋白含量、降低NH3-N浓度,以及平缓培养液pH值的作用。综合各指标,体外培养中纤维素分解菌B和固氮菌D的组合具有最佳作用效果。综上所述,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的组合能够相互促进互相作用,比单独添加纤维素分解菌具有更好地效果。在体外培养试验中,能够看出混合菌株的添加对瘤胃的发酵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帮助瘤胃微生物更好地利用纤维类饲料。这一结果如果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将能够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扩大饲料原料的利用范围。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在新课程实践中,广大一线教师遇到了许多困惑,但他们痛并快乐着,在快乐中演绎教育的故事,追求教学的艺术性。用辩证思维引领新课程教学,就是对教学艺术性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辩证艺术 教育创新  一、动静相宜  新课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的“听众”和“观众”,转变为探究的主人、合作的伙伴、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思想政治
初中信息技术课是传授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课程,它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上好信息技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考虑如何教的同时,应该多考虑一下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法摆在先于选择教法的位置加以考虑,真正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精心设计各个环节,使问题体现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学生“乐学”、“易学”、“活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程改革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课改永恒的主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物理实验对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 新课改 实验教学 探索  物理实验课教学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物理实验教学怎样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呢?我认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