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使各国的联系加强,依赖的程度提高,这就需要现代人掌握其他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特征,心理地图的形成,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空间性是其特征之一。当前,在地理教学中对高中生心理地图的培养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践的缺乏。笔者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不断完善高中生的心理地图,促进地理教学。本文通过研究心理地图的理论机制,将心理地图看作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整体、发展的观点来研究高中生心理地图的培养策略,从心理地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一系列培养对策,促进学生心理地图的发展。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阐述了心理地图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指出已有研究的成果、不足以及对本课题的启示。此外还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高中生心理地图的定义及特征。第三部分,高中生心理地图的理论机制。涉及学习理论、地理教学论和其它相关理论等多种理论。学习理论武装心理地图,能使心理地图的培养过程更加优化;地理教学论是心理地图培养的基础;相关理论更加系统有效的指导了心理地图。第四部分,高中生心理地图的培养现状。该部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课堂观摩,主要考查指导作用的教师在培养过程中的盲点;第二板块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目前中学生脑中地图在培养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了解他们的世界空间观念,并分析学生心理地图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通过个案分析,选取这些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研究,找出学生心理地图培养差异的原因第五部分,高中生心理地图的培养策略。提出了起步阶段、建立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和运用阶段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是自上而下的教学过程。第六部分,高中生心理地图的培养的课例展示,通过优秀的课例介绍,提供教学的实作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第七部分,结语。该部分介绍了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