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9年卫生部公布的卫生统计提要中,损伤及中毒在前十位疾病中排第5位,构成比分别占市、县所有死因原因构成的5.08%、8.59%,死亡率分别占市、县的31.26/100000、53.02/100000[1]。值得注意的是,前4名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以及呼吸系病,多为慢性疾病。众所周知,损伤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特别是颌面部损伤,在全身损伤中所占比例较高,且导致咀嚼、语言功能障碍,遗留颌面部畸形等,会给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2]。口腔颌面部损伤在平时多为交通事故伤、工伤、运动损伤和生活中的意外损伤为主,战争时期则多为火器伤所致。目前,我国多个医疗中心机构已开展创伤数据库的研发,然而创伤数据资料缺乏长期、科学、详细和系统的积累[3]。颌面部创伤数据库的研发处于起步阶段,尚无能够适用于临床工作需求的数据库系统。因此,建立科学化的、标准化的、适合于临床应用的颌面部创伤数据库系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研发这一数据库系统之前,为了使之更贴近于临床工作应用,我们仔细对比了国内既往数据库的构建模式及“军卫1号”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设计模式。我们采用PowerBuilder 9编程,开发了基于Adaptive Server Anywhere(ASA)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数据库系统。该系统设计了8个主要模块,具有12套适合于颌面外科临床工作需要的创伤评分系统,同时开发了“军卫1号”数据导入模块。我们采用了QNAP公司的TS-439Pro网络存储(Net Attach Storage,NAS)设备作为中心服务器,实现了该数据库系统的C/S模式局域网架设。之后,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C/S模式固有的缺陷,以及PowerBuilder实现B/S构架的困难较高,我们尝试通过NAS中整合的Apache网页服务器功能+PHP编译功能+MySQL数据库服务功能——即NAS解决方案,初步实现了口腔颌面部创伤数据库网站的建设。研究目的1.制订口腔颌面部创伤数据库字段标准。2.计算机自动化创伤评分。3.用PowerBuilder 9开发,创建基于ASA DBMS口腔颌面部创伤数据库系统。4.初步实现基于NAS解决方案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数据库网站的建设。实验方法1.单机上安装PowerBuilder 9、ASA DBMS、Oracle数据库、“军卫一号”HIS单机版及部分数据表格拷贝。制订字段标准,设计计算机自动化创伤评分,开发可单机运行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数据库系统,并开发“军卫一号”HIS数据导入模块。2.调整软件系统,调试NAS设备,构架局域网,实现口腔颌面部创伤数据库系统的C/S模式局域网架设。3.单机上安装Dreamweaver,编写PHP网页,并通过局域网上传到NAS服务器。实验结果1.实现了口腔颌面部创伤数据库系统的C/S模式局域网架设。2.初步实现了基于NAS解决方案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数据库网站的建设。结论1.基于C/S模式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数据库系统适于临床工作需要,能够导入“军卫1号”HIS数据。2.NAS解决方案是医学领域数据库系统构建的最佳方案。3.基于NAS解决方案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数据库网站是今后研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