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尘天气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存生活环境受到沙尘天气的危害,并且给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沙尘天气是人们必须重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通过对沙尘天气变化趋势的研究和对植被抑制沙尘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有效的预防沙尘天气和减少沙尘天气对人们的危害。本项目研究运用植物生态学、风沙物理学、大气科学等有关学科原理,研究荒漠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枝系构型及其对近地层沙尘的降解原理,为民勤及同类荒漠地区控制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方法。项目通过测定民勤地区梭梭枝系构型特征及其周围风积蚀状况、风速廓线以及沙尘水平通量等近地层风沙活动特征,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梭梭在3-11年龄发育过程中枝倾角和总体分枝率改变不显著(P>0.05),且总体分枝率均较低。梭梭高度小于100cm的逐步分枝率,呈现第一和第二级的逐步分枝率大于第二和第三级的逐步分枝率,即SBR1:2>SBR2:3;而对于梭梭高度大于100cm的逐步分枝率,呈现第一和第二级的逐步分枝率大于第二和第三级的逐步分枝率,即SBR1:2<SBR2:3。随着梭梭个体生长发育,梭梭的各级分枝长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梭梭枝条的伸展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呈现相对减弱的趋势。随着梭梭个体生长发育,其植株的枝径比差异显著(P<0.05),并且枝条间的承载力随植株年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梭梭的枝条级别越高,枝条的承载力由里向外逐渐减弱,向空间的扩展存在一定的限度,并且其枝径比越趋于稳定,即第三和第二级枝径比(RBD3∶2)较第二和第一级枝径比(RBD2∶1)稳定。(2)梭梭周围的风积范围随着植株高度(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其风蚀程度随高度(年龄)的增大而减小。不同高度(年龄)阶段的梭梭都具有一定扰动和降低风速的作用,梭梭背风侧风速显著降低,而且在背风侧距离植株越远降低风速的作用越小。随着梭梭的高度(年龄)越大,其降低风速的能力越强。对于同一高度(年龄)的梭梭来讲,其风速的降低幅度都是越接近梭梭中部降低幅度越大。不同高度(年龄)阶段的梭梭都具有一定的降低沙尘水平通量的作用,梭梭背风侧的沙尘水平通量显著降低。不同梭梭生长阶段,同一高度上的沙尘水平通量有很大差异,随着梭梭高度(年龄)的增大,沙尘水平通量降低幅度越大。(3)梭梭的防治风积蚀作用、降低风速作用、沙尘水平通量的降低程度都与枝条平均长度(植株高度)有密切关系,且风蚀堆积范围随着枝条平均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降低风速作用、沙尘水平通量的降低程度都随着枝条平均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呈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