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游离病原体的HIV与TB共感染动力学模型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MTB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侵入易感机体,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感染人体免疫细胞的慢病毒。它主要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进而严重威胁人的生命。人类对HIV和TB普遍易感,可以先后或同时被感染,造成HIV与TB双重感染。HIV-TB共感染问题产生了1+1>2的严重后果。伴有免疫抑制的HIV感染阳性者,容易发生诊断延误和不规范治疗,从而导致HIV感染者中耐药结核病的传播。HIV感染者一旦感染了TB,会迅速发展为AIDS并快速恶化至死亡。HIV/AIDS和TB的共感染问题是全球结核病控制的最严峻挑战。本文借助传染病动力学的建模思想,根据HIV和MTB感染后人体的免疫机理,充分考虑外周血、淋巴结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建立了MTB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HIV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以及HIV与TB共感染动力学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定性稳定性理论以及分支理论对所建立的三个模型的渐近性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病原体(MTB,HIV)未感染平衡点及感染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局部渐近稳定性,确定了决定病原体灭绝与否的阈值即模型中病原体的基本再生数的表达式。在第二章,利用微分方程分支理论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MTB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存在向后分支,并确定了后向分支的分支点。在第三章,通过构造适当的Liapunov函数证明了HIV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模型的未感染平衡点和感染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在第四章,对HIV与MTB共感染模型,分别讨论了未感染平衡点、单一抗原感染平衡点和两抗原共存感染平衡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另外,我们还对HIV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而且定量的展示了HIV病毒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总结了棕榈藤材的特点和应用历史,分析了我国棕榈藤资源状况和市场发展潜力,阐述了我国目前藤制品的生产和研究现状,预测了我国利用棕榈藤材作为包装材料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今
目前,我国众多组织都已引入工作分析的技术与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组织对工作分析的理解和运用仍停留在表层
<正>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是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古城区东部,以苏嘉杭高速公路与老城区相隔,面积约70平方公里。自1994年启动至今一
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方法,往往可以很大程度上对教学效果加以提升。由于其和新课改教育理念以及学生的求知欲、心理认知等特性保持着方向上的相同性,故而其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受到外部政策环境和内部自身因素的双重影响与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应强化危机与自觉意识,理性认识自身在学科内在理智与学科外在建制方面存在
背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的发病机制目前普遍认为与免疫损伤有关。干扰素用于CHB治疗时,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病人的感染状态和基础免疫状况
竹笛是中国传统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区域,其演奏的风格也有较大的差距,在陕西秦地的一些演奏家和作曲家们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音乐风格,创作了很多具有他们当
物种遗传图谱和物种地方类群是反映物种的两个基本范畴,为了在分子水平认识西方蜜蜂这个物种,本文通过参考有关于西方蜜蜂基因组微卫星序列座位分析和西方蜜蜂基因组微卫星序
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必然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与重点。为学生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
摘要:对于小学德育教学来讲,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应用,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此,阐述了多媒体教学的德育促进作用,以及有效地体现多媒体教学德育促进作用的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 德育 促进作用 体现  一、前言  多媒体教学,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的特点,借助教学设计,科学地应用与选择现代教学媒体,且有效地统一现代教学方式实施教学的整个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呈现各种媒体信息,从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