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人群死亡率及其死因变化是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及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动态收集与系统分析人群死亡信息对正确制定人口和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干预控制重点疾病、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淄博市2010~2011年居民死因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淄博市居民的死亡现状、死因结构及变化规律,并应用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YLLs)指标对疾病负担现状进行初步研究,明确现阶段影响淄博市居民健康的重点疾病,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卫生优先问题、调整疾病控制策略及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属于描述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研究,以淄博市2010~2011年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描述人群死亡现状,同时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及不同病种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应用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YLLs)指标分析研究疾病负担现状。研究结果1.2010~2011年淄博市死因监测信息系统共报告死亡病例48537人,人群报告粗死亡率为575.24/10万。男性死亡病例27674人,报告死亡率为655.52/10万;女性死亡病例20863人,报告死亡率为494.86/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全市男性粗死亡率为女性的1.325倍。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大致呈“√”形,0~岁组死亡率稍高,之后开始明显下降,至5~岁组死亡率最低,10岁以后的各年龄组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20~岁组以后的增长倍数基本维持恒定。2010~2011年淄博市人群平均期望寿命78.18岁,其中男性76.04岁,女性78.18岁。2.从死因构成来看,慢性病占据主要死因位置,其次是伤害和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男性三大类疾病的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0岁人群以第一大类疾病为主要死因;1~4岁人群以慢性病为主要死因;5~14岁组第一大类疾病的报告死亡率在所有年龄组中最低,这部分人群主要死于伤害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从15~44岁组开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逐渐成为三大类疾病中的主要死因。3.人群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伤害,前4位合计占全部死因的79.37%,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为淄博市疾病监测系统居民第二位死因,也是男性的第一位死因,同时也是45-64岁人群首位死因。恶性肿瘤疾病谱的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5位肿瘤合计占全部肿瘤死亡的67.12%。伤害死亡前5位死因构成从高到低依次为公路交通伤害、自杀、意外中毒、其他意外伤害和意外跌落。4.2010~2011年淄博市居民因各种疾病早死导致的疾病负担为541622个健康生命年损失,相当于每年每1000人口损失64.19个YLLs。男性因早死损失326090个健康生命年,相当于每年每1000人口损失77.2个YLLs;女性因早死损失215532个健康生命年,相当于每年每1000人口损失51.1个YLLs。不同性别人群疾病负担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结论与建议随着经济和医疗卫生水平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淄博市居民死亡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淄博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随着老龄化程度加重,将严重威胁居民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应普及健康教育知识,鼓励居民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尽最大可能消除导致慢性病的危险因索,提高全市居民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