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单个细胞悬液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亚群的分布情况,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17例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17例宫颈癌的癌巢组织和15例妇科良性肿瘤来源的宫颈组织,将组织研磨消化制成组织单个细胞悬液。用FCM检测组织单个细胞悬液中总的CD45~+HLA-DR-CD33~+CD11b~+MDSC比例以及亚群的分布情况。同时FCM检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总的HLA-DR-CD33~+CD11b~+MDSC的表达水平,再分别以HLA-DR-CD33~+CD11b~+CD15~+和HLA-DR-CD33~+CD11b~+CD14~+表达特征进行圈门,检测并比较外周血中CD15~+粒细胞样MDSC和CD14~+单核细胞样MDSC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参数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人相比,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比例增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患者外周血MDSC表达水平与SCCA值呈正相关(r=0.7154,P<0.05),不论是健康人还是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MDSC均主要是CD15~+的粒细胞样亚群。与妇科良性肿瘤来源的宫颈组织单个细胞悬液相比,宫颈癌组织单个细胞悬液中CD45~+细胞的比例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织中的细胞均未见CD33~+表面标记的表达。结论:MDSC可能成为评价宫颈癌治疗效果、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监测宫颈癌复发的一项指标,MDSC中可能主要是粒细胞样亚群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