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辞》文辞华美,植物意象鲜明而情感丰富,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堪称独步。历代对其中植物意象研究允分两端,一以美学为主,一以考据为主。近来《楚辞》植物的文学意象研究出现了巫、礼制、文化学以及实证研究为显著特点的新变,但其中的植物实证研究,与《诗经》相关研究的多样性和精密性相比,差距较大。本课题即以此为研究对象,以《楚辞》训诂史上意见分歧较大的几种植物为研究突破口,利用多学科知识与材料,多角度地分析探究其原型,冀望得出的结论能于先秦楚地名物与文化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同时希望建立一套较为严密的方法论,为以后的植物意象实证研究提供依据。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大略回顾《楚辞》植物意象研究情况;其次着重梳理和评价史上重要的《楚辞》植物意象的实证研究著作,对比《诗经》植物研究,略析前者长期为人所疏略的原因和二者作为独立研究的异同;第三,以《楚辞》植物考据中争论较为激烈的几种植物(桂、兰和名称或性状相近而较易混淆的几种植物)为主要考察对象,力图找出其植物原型,在论述过程中,着重探讨不同的考证角度与方法,以期在方法论、文献考据和文化实物基础研究方面有所收获;在此基础上,展望《楚辞》植物研究,兼论实证研究的方法论。我们认为,《楚辞》植物意象的实证研究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博物学科,是值得努力的、新的研究方向,它对于相关的文化和民俗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当代的相关研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区,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我们应当尽快对此加以系统化研究;从植物意象研究到实证研究再到文化研究,尤其从先秦文学作品所透露的踪迹中,探寻先秦植物文化,是我们目前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名物考证、出土文物和民俗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对我们的植物文化研究工作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