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植物意象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3532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辞》文辞华美,植物意象鲜明而情感丰富,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堪称独步。历代对其中植物意象研究允分两端,一以美学为主,一以考据为主。近来《楚辞》植物的文学意象研究出现了巫、礼制、文化学以及实证研究为显著特点的新变,但其中的植物实证研究,与《诗经》相关研究的多样性和精密性相比,差距较大。本课题即以此为研究对象,以《楚辞》训诂史上意见分歧较大的几种植物为研究突破口,利用多学科知识与材料,多角度地分析探究其原型,冀望得出的结论能于先秦楚地名物与文化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同时希望建立一套较为严密的方法论,为以后的植物意象实证研究提供依据。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大略回顾《楚辞》植物意象研究情况;其次着重梳理和评价史上重要的《楚辞》植物意象的实证研究著作,对比《诗经》植物研究,略析前者长期为人所疏略的原因和二者作为独立研究的异同;第三,以《楚辞》植物考据中争论较为激烈的几种植物(桂、兰和名称或性状相近而较易混淆的几种植物)为主要考察对象,力图找出其植物原型,在论述过程中,着重探讨不同的考证角度与方法,以期在方法论、文献考据和文化实物基础研究方面有所收获;在此基础上,展望《楚辞》植物研究,兼论实证研究的方法论。我们认为,《楚辞》植物意象的实证研究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博物学科,是值得努力的、新的研究方向,它对于相关的文化和民俗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当代的相关研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区,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我们应当尽快对此加以系统化研究;从植物意象研究到实证研究再到文化研究,尤其从先秦文学作品所透露的踪迹中,探寻先秦植物文化,是我们目前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名物考证、出土文物和民俗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对我们的植物文化研究工作大有益处。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政府改革实践的逐步深入,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探讨逐渐成为我国学者的研究焦点。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08年2月党
通过对豆薯开花结荚进行观察研究,提出杂交过程中的亲本、花序、花簇、花朵选择以获得杂交成功率较高的技术指标,首次报道豆薯去雄、授粉等杂交方法。
<正>从中华民国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作家有一大批,其中有不少人弱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创作,但几乎经历了整个加世纪的姚雪垠却是一位越写越投入、越难越要写的作家。尤其难能
期刊
2011年1月,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天气。1月2日,出现一次中雪,1月3日夷陵区水府庙气温最低仅-6.3℃,随后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天气,导致霜冻。据夷陵区气象局资
在中国近代化场域中,国家的孱弱和秩序的混乱、参与近代化运动之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利益的复杂性、市民社会发育的基础薄弱等基本特征对传统法律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未
人们一定知道诺贝尔文学奖,但并不一定真正了解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新的诺贝尔文学奖动态。下面的这篇文字就立足于2001—2009诺贝尔文学奖分析,以期回答如
采用QuEChERS净化模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建立了液态乳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并对两种不同净化材料的净化效果进行比较。样品由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浓
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是继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后,中国与另一国家或组织建立的战略性对话。对话主要讨论中欧经贸之间战略性、长期性和规划性的问题。在金
随着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电机学课程学时大幅度减小,因此,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在实践和调研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两个具体的教改措施;基于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