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视频编码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12345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视频内容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内容丰富及高清、超高清视频包含很大的信息量,使得数字化后的视频数据量巨大,因此数字视频在传输或存储前必须进行压缩编码,以降低对传输带宽或存储空间的需求。在视频通信中,由于通信网传输带宽有限,视频编码器大多采用了码率控制技术以产生匹配传输带宽的码流,并保证视频质量。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EVC采用基于R-λ模型的码率控制算法,提高了码率控制精度和视频质量,但其帧层比特分配未考虑视频内容特性与缓冲区状态,导致帧层比特分配不太合理,而其最大编码单元层比特分配也未能充分利用图像空域复杂度与时域复杂度的相关性,以及模型参数更新过程存在不足,导致最大编码单元层比特分配不准确。本文针对基于R-λ模型的码率控制算法在帧层比特分配与最大编码单元层比特分配上存在的不足,对应提出了两种码率控制优化算法。针对帧层比特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帧层码率控制优化算法。首先,对图像信息熵、最小变换域绝对误差之和以及基于R-λ模型码率控制算法中帧层固定权重进行加权,得到一种度量帧层图像复杂度的综合因子,并将其作为新帧层比特分配权重;其次,根据目标缓冲级与缓冲区剩余比特计算出缓冲区反馈比特;最后,根据计算获得的新帧层比特分配权重和缓冲区反馈比特对帧层进行比特分配。本文算法在HM16.0上进行了实现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HEVC原始的码率控制算法相比,优化算法的码率控制误差平均下降了2.008%,峰值信噪比平均提高了0.21dB。针对最大编码单元层比特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最大编码单元层码率控制优化算法。首先,利用图像的梯度和平均绝对差构建一种新复杂度,以此来度量最大编码单元层图像复杂度;其次,利用获得的新复杂度与图像梯度定义一种调整因子,以此来对量化参数进行调整;最后,利用牛顿法与视频失真对模型参数进行有效地更新。实验结果表明,与HEVC原始的码率控制算法相比,优化算法的码率控制误差平均下降了0.062%,峰值信噪比平均提高了0.07dB。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角蛋白作为上皮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是上皮,毛发,指甲主要结构组成成分。角蛋白最初仅被认为参与维持细胞结构,随着对角蛋白研究的深入,它的功能被逐渐发掘。角蛋白
研究背景:主动脉夹层是血管疾病中最危重的疾病,经典的主动脉夹层Stanford分型根据近端裂口的部位对不同部位的夹层进行了统计:近端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
目的本文通过前瞻性研究,观察不同剂量奥氮平防治中、高度致吐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的止吐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奥氮平治疗CINV的最佳个体化剂量和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并使用中、高度致吐化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53例入组。在本研究中共有三组止
聚类是数据挖掘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大部分聚类算法都没有考虑到用户分类习惯以及主要类别与离散类间的关系,聚类结果往往不易被归纳和理解。同时,大部分聚类算法都需要预先确定类别个数等参数,而用户往往对类别分布缺乏认知,导致聚类效果和质量难以保障。调查发现,认知心理学中的基本层次类别可按用户习惯进行分类,因此,本文引入其概念,通过挖掘聚类过程中的基本层次类别来解决上述聚类问题。分类效用是寻找基本层次类别的
随着用户对高清三维视频需求的日益攀升,2014年国际视频编码联合工作组(JCT-VC)在基于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标准的基础上,面向三维视频编码推出了多视点视频编
时空数据挖掘一直是数据挖掘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对时空数据的处理,能从中发现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活质量的知识。由于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BSN)迅速崛起,位置挖掘也迎
自2006年彭宇事件引发热议以来,以广场舞大妈抢占公共场地、老人强行要求让座和扶老人反被讹等为代表的负面新闻在舆论场中持续蔓延。“老人变坏”、“坏人变老”、“倚老卖老”等污名化标签诱发了大众对于老人群体的刻板印象,代际问题备受关注。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看,代际关系中包含了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话题。因而,本文拟从新媒体使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双方社会距离的测量来考察青、老年群体的交往意愿和交往行为,试图探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fn2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年1月到4月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共12
背景弥漫性肺泡出血(diffuse alveolar hemorrhage,DAH)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罕见且致命的并发症。由于DAH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目前临床上针
目的:Zn(锌)缺乏参与到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miRNAs是缺Zn影响食管癌发生的重要途径,而ZIP5(SLC39A5)调控着体内Zn水平,目前尚无关于miRNAs与ZIP5表达相关的研究,因此本实验旨在研究食管癌高发区中与调控ZIP5表达相关的miRNAs分子机制,以阐明miRNAs在食管癌中发挥的作用,从而为miRNAs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患者的有效诊断和精准治疗中提供实验依据与方向。材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