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反”措施叠加适用(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同时适用于同一成员方的同一产品)的案例逐渐增多。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双反”措施叠加适用的讨论从未停止。本文将以中美白羽肉鸡“双反”案为切入点,阐述“双反”措施产生的原因,对其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的立法和实践现状提出建议。本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的内容包括:“双反”措施的叠加适用的理论概述和“双反”措施在实践中的适用。从“双反”措施概念界定、产生的原因以及其理论争议三个方面来阐述“双反”措施叠加适用的理论现状。以中美非公路用轮胎案(DS379)为依托介绍了“双反”措施在实践中的叠加适用。 第二部分是对“双反”措施叠加适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分析。首先,从国际法层面对“双反”措施叠加适用进行法律分析。其次,从国内法层面对“双反”措施叠加适用进行法律分析。最后,从司法经济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两个角度对“双反”措施叠加适用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第三部分则是以中美白羽肉鸡“双反”案为例对“双反”措施叠加适用进行实证分析。首先,简要介绍了案件情况。其次,着重对本案的争议焦点进行分析。再次,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对美国白羽肉鸡适用“双反”措施的合法性问题。 第四部分是从立法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贸易救济措施适用提出建议。立法上,由于我国反补贴立法关于上游补贴规则仍处于空白的现状。因此,建议制定上游补贴规则制度,完善我国反补贴立法。实践上,则提出了加强执法中的程序规则意识,做到全面运用贸易救济措施。 第五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先,阐述和界定了“双反”措施的概念。其次,对“双反”措施叠加适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进行总结性陈述。再次,阐述了中美白羽肉鸡“双反”案对我国今后实践产生的意义。最后,阐述本文分别从立法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贸易救济措施适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