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是继弗吉尼亚·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作家,并于2007年88岁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玛莎·奎斯特是莱辛的小说集《暴力的孩子们》系列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世界大战期间在非洲殖民地成长起来的女孩玛莎·奎斯特的人生求索及其在男女不平等的殖民社会中寻求自我精神世界和自由完满的生活经历。在这部小说中莱辛以自己在非洲生活的经历为基础,客观而又理性地书写了不同国家的人在非洲殖民地生存的状态,从种族、民族、子女与父母的矛盾、黑人与白人的差别等方面对白人殖民者以及在殖民地生活的其他种族生存空间给予了深度关注。在西方社会中,思想、文化“空间转向”的背景下,更多的人自觉地关注文学文本中空间的表现,莱辛小说中蕴含的这方面启示为人们提供了观察世界和理解人生的别样视角,读者可以通过有限的叙事文本去捕捉空间背后的精神内涵。本文运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三个方面分析《玛莎·奎斯特》这部小说中的空间建构特色,使这部作品的探索有了新的角度,使得莱辛作品的研究更加丰富,从而为空间文学研究增添一份力量,为国内相关空间文学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介绍部分,介绍了多丽丝·莱辛及其作品《玛莎·奎斯特》,回顾了国内外对多丽丝·莱辛及其作品的相关研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对空间理论的介绍,主要运用了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分别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三个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在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生存空间,在殖民地生活的不同种族之间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社会空间及主人公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心理空间。第三部分是运用空间理论对《玛莎·奎斯特》这部作品中的物理空间进行分析,物理空间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感知到的空间,是小说中人物思想、言语、行动的主要场所。这一部分主要从农场和城市两个空间入手,分析了小说中具有殖民主义色彩的物理空间。第四部分是对小说中的社会空间进行分析,社会空间包含了事物共时态的,并行不悖的、有序无序的相互关系。这一部分主要从小说中殖民者与殖民者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种族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殖民者与殖民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有女殖民者与父权社会的关系,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同种族之间的关系是殖民者与黑人的剥削与压迫的关系,英国殖民者与南非荷兰人的关系,英国殖民者与在殖民地生活的犹太人的关系,通过对小说中的殖民者内部以及不同种族间社会空间的分析,展现出大社会背景下充满矛盾的生存空间。第五部分是对精神空间进行分析,精神空间研究的对象是小说中虚构人物的精神世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通过语言来表现,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果。玛莎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她对自由的追求、对平等生活的向往、对独立生活的追求成为了本文精神空间研究的重点。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通过运用空间理论对《玛莎·奎斯特》的分析,进一步探索了不同的民族、种族在殖民地的艰难生活。背井离乡的殖民者,受奴役和压迫的被殖民者还有受到排斥的犹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展现了南非复杂的生存空间,只有以精神空间的协调为基础,才能改变殖民地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从而最终获得主人公玛莎向往和追求的自由、平等和独立的理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