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新型的零维荧光碳纳米材料,石墨烯量子点(GQDs)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和边界效应的存在,使其突破了二维零带隙石墨烯材料的限制而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性能。然而,在目前已有的相关报道中,绝大多数GQDs并不具备石墨烯的完全由sp2杂化碳原子所组成的高结晶结构,其通常还带有相当比例的含氧缺陷,影响了GQDs的光电性能从而限制了其应用。为此,本论文致力于制备一种具有较规整的石墨纳米晶结构且氧含量极少的类石墨烯量子点(Ana-GQDs),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一步微波法将碳源小分子丙三醇裂解为直径为1-5 nm的荧光碳纳米颗粒(CNDs),随后通过微波热还原以降低CNDs中含氧基团的含量。由于反应过程的复杂性,在所得到的CNDs中存在少量几乎不具有含氧缺陷的目标产物Ana-GQD。最后将其从水相分散液萃取到有机溶剂中实现筛选分离。(2)对不同溶剂分离后的产物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表征,结果表明:相较于具有较多含氧缺陷的CNDs,Ana-GQDs具有sp2杂化碳原子(90.92%)占主导地位的高结晶结构,与氧原子结合的碳所占的比例几乎可忽略(9.08%);其层内同一平面上碳原子的联结方式十分类似于石墨烯,即每个C原子通过sp2杂化与周围C原子成键,存在π轨道。(3)将Ana-GQDs作为电子受体光伏材料制成复合薄膜光探测器,并将其性能同基于富勒烯(C60)的衍生物PCBM为受体材料的器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na-GQDs有潜力成为一种新型的廉价电子受体光伏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