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及纳米簇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n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结合溶胶-凝胶法和湿法研磨工艺制备出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并用激光粒度仪对其粒度分布进行分析,采用FTIR、XRD、SEM、ICP等多种手段对超细粉体的体外矿化实验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超细粉体平均粒径265nm;在生物玻璃超细粉体表面生长了碳酸羟基磷灰石,生物矿化性能与微米级颗粒相比有明显提高;超细粉体在模拟体液中的Ca、Si离子溶出速度要高于对应的微米级颗粒(70~150μm);超细粉体对应的矿化液pH值较微米级颗粒也有所下降。 本研究为了降低超细粉体的团聚、提高其分散性,对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用硬脂酸在热的乙醇中进行表面修饰,并使用TG/DSC、FTIR、XPS、N2吸附、接触角测试、SEM、TEM等手段对改性效果、机理、分散性分别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硬脂酸的羧基与生物玻璃羟基发生反应,硬脂酸通过新的化学键吸附在生物玻璃粉体表面;生物活性玻璃粉体表面吸附的硬脂酸修饰层质量百分数约为4.5%,近似计算出修饰层厚度约为3~4nm;改性后的生物玻璃粉体疏水性显著提高;改性后的生物玻璃超细粉体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有明显提高,团聚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在生物玻璃/壳聚糖复合材料多孔支架中,改性后的生物玻璃超细粉体在有机基相中分散性也有显著改善,有机/无机材料的亲和性提高,改性后的粉体与有机基相有更好的界面相容性。 本研究结合溶胶-凝胶工艺和模板法成功制备出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簇,考察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吐温-80)浓度和热处理温度对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采用TEM、N2吸附等测试手段对材料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进行测试分析,并用FTIR、XRD、SEM等测试方法对其在模拟体液中的体外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模板剂浓度和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均有影响,制备纳米簇材料的相对优化的制备条件为表面活性剂浓度0.7%、热处理温度500℃;纳米簇宽度范围约为50~120nm,长度范围约为200~500nm,并且纳米簇是由规则排列的纳米线堆积形成,纳米线宽度约为10nm;这种纳米材料具有大的BET比表面积205.3m2/g,孔径主要分布在1.5~3nm;模板剂吐温-80在溶胶液中可以形成棒状胶束结构,羟基化作用和基团的亲水作用是形成纳米簇的主要动力;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簇在SBF溶液中矿化10天后材料表面被针状颗粒聚集体覆盖,具有很好的体外生物活性。
其他文献
淡水鱼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食物之一。但是由于淡水鱼作为一种特有的食物资源,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区域性和集中性等特点,制约了淡水鱼产业的发
摘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注重学生的意识和探究水平,满足新课程计划和深化课堂改革的需要。本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问题四个步骤入手,展示了问题导向教学的课程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在高中地理课堂中优化问题导向教学水平。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导向;高中地理;教学分析  一、创造情境——提出问题  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指将学习内容与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基于设计问题,专
压电陶瓷因其在压电激励器、传感器、变频器方面的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材料。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压电陶瓷的配方主要是以锆钛酸铅(PZT)为代表的铅基材料,具有毒性的铅在烧结过程中很容易挥发,给人类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实现压电陶瓷的无铅或少铅化生产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任务。近十几年来,无铅、少铅压电陶瓷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目前,主要的无铅压电陶瓷体系有BaTiO_3(BT)、Bi_
近年来,碱性电池以其无泄漏、放电量大(是普通电池的7倍)、性能高、通用性强,“绿色环保”等优势异军突起,发展迅速。生产碱性电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将电极粉料通过模具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