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词,作为文艺美学范畴之一,首先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古词美的丰富性,不可言说,那是美的精神所在;古词文本的文学性,却是显而易见的,那是美的形式所在。语言是词体诗歌的载体,古词文本所表征的是一个以语言为媒介的审美世界。在这个审美世界里,作者认为审美意境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接受美学视角来看,译者在翻译时再现的审美意境是其作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欣赏古词文本建构出来的审美意境,它是译者的视野与文本视野、诗人的视野融合后得到的审美意境。译者在进行古词英译时,主要是通过再现其反复欣赏后得到的审美意境来传译古词,使译文本成为另外一首成功的英语诗歌。古词文本崇尚语言的陌生化,讲求在意象与意象之间给读者留有自由联想的空间。这种陌生化反映在句法里涉及有主语省略、词性活用等非正常语法现象。修辞格的运用随时可见,其中两种重要的修辞格是象征和典故。此外,古词是蕴蓄于文字中的音乐,古词文本中独特的平仄节奏和押韵格式造就诗句之内、诗行之间那欲断还连、欲连还断的语言音乐美。从接受美学视角来看,这些古词的文本形式引起了一系列的文本空白,本论文将着重探讨这些文本空白的英译处理。在接受美学理论里,文本空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伊瑟尔指出文本空白是激活读者使用自己的思维填补文本意图的联接开关,是文本结构的基础,在其设置之初就已把读者部分纳入其范畴之内。作者认为古词英译必须遵循“神似观照下的形似”这一翻译美学指导总则,神似”是一个总体上的要求,是先决条件,“形似”是翻译实践中具体的要求,二者都是为了在译诗中更好地再现原词文本的审美意境。本论文除去引言外共六章。引言主要讲述了选取古词翻译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及在翻译实践中碰到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接受美学出发,这些突出问题可归结为古词中文本空白的翻译处理。作者选取了三类文本空白之英译处理作为具体的研究范围。这三类文本空白分别为句法引起的文本空白、词语意义引起的文本空白、节奏和韵律引起的文本空白。第一章为接受美学、文本空白与审美意境之概述。从接受美学出发,作者把“审美意境”翻译成“aesthetic world of images”。由于古词中审美意境是从作者创作和读者欣赏两个角度提出来的,故其与接受美学理论在诗歌文本阅读欣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文本空白更是与古词中的审美意境息息相关。第二章是关于古词中的文本空白与翻译过程中的审美意境再现。作者首先陈述了古词的起源、发展及词体文学样式的特点。然后作者提出了翻译古词文本的指导原则:神似观照下的形似。神似即为审美意境的再现,形似即为语言形式的传译。第三章是关于句法引起的文本空白之翻译与审美意境再现。在这章中作者主要论述了两种常见的句法现象之英译处理:词性活用和主语省略。第四章是关于词语意义引起的文本空白之翻译与审美意境再现。作者主要论述了词语意义中最难理解的两种意义的翻译处理,这两种词语意义是象征意义和典故意义。第五章是关于节奏和韵律引起的文本空白之翻译与审美意境再现。自从中国古诗词被翻译成英语诗歌以来,韵体翻译和自由体翻译一直在互相争奇斗艳。采用韵体翻译过来的英语诗歌固然优雅,但难免有时会因韵害义;同时,从古词文本建行上来看,词的句子长短错综,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有“长短句”之称,故作者主张用英语自由体诗歌来翻译古词。第六章为古词英译小结及几点建议。本论文不可避免地存在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如句法里功能词省略之翻译处理未被涉及,等等,这些未被涉及的领域有待作者以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