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的历史几乎和语言一样悠久,翻译批评也同样,因为自从有了翻译,便有了对翻译的评论。尽管有文字记载的这项活动开展了约两千年,对翻译批评的客观、系统的研究却长期局限于浅表水平,因此阻碍了翻译理论的整体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翻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翻译学科内对翻译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增强,各个学派从不同角度探讨译文评价的可行模式。传统翻译批评理论集中在对译作语言方面的研究,从忠实或对等角度为翻译评价提供具体标准,之后关注的焦点从译文的语言层面转变为文本和语境层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功能主义的模式和方法。尽管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开始转向对翻译外部环境的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人们仍然把更多的注意放在翻译的语言因素上,翻译批评尤其缺乏系统的原则和理论指导,对翻译质量乃至翻译理论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论文主要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本研究试图在比较中西翻译标准与翻译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其目的是加强理论研究,探索翻译批评的客观规律,以便理性地开展该项活动,进而有助于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 本论文共分五章。开头介绍本研究的目标、结构、基本原理和意义。笔者期待该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翻译批评的系统理论建设。第一章是中西翻译标准及翻译批评的理论综述。我们列举了中西翻译史上有影响的理论家。中国的理论家中重点介绍了严复和钱钟书,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起点和发展并在翻译理论史上享有盛誉。钱钟书的思想与翻译批评实践对当代学者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因为是他开创了翻译批评的新时期,即从相关的文化因素评价译作,同时并不排除对译者语言成就的评估。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在研究视阈、思维模式及研究方法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我国翻译研究开始朝着多元化发展。辜正坤、杨晓荣、吕俊的研究表现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翻译不再被看作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交流。 西方对翻译标准的研究同样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文章主要介绍了泰特勒、施莱尔马赫、奈达、莱斯、纽马克、豪斯和图里等在中国影响较大的理论家。西方翻译研究也可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界分为传统和现代理论,但是其理论更具多样性,然而真正的突破出现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多年,翻译研究才从过去片面的、单向度及经验型模式转向多面的、多维的与科学的模式。这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带来的结果。文化转向使得研究的焦点从语言及文本比较层面转为对翻译语篇本身与翻译过程的分析,该转向把翻译活动看作译者与各种力量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