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连地区2015年-2019年胃黄色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从大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消化内科住院的10554名患者中,选取其中行胃镜检查提示胃黄色瘤同时行镜下取活检经病理诊断为胃黄色瘤的312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7名,女性155名。随机选出同期住院患者中经胃镜检查无胃黄色瘤的300名患者作对照组,其中156名男性,144名女性。收集并分析发生部位、数量,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胆囊相关疾病史、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溃疡、慢性炎症、息肉、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胃癌存在与否等数据与胃黄色瘤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1.在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0554名患者中,胃镜检查提示胃黄色瘤同时行镜下取活检经病理诊断为胃黄色瘤的有312名,胃黄色瘤的发病率2.96%。2015年胃黄色瘤发病率1.00%,2016年2.00%,2017年2.52%,2018年4.42%,2019年4.59%。
2.胃黄色瘤发生部位在胃窦的有196名(63.1%),胃体67名(21.5%),胃底27名(8.7%),胃角10名(3.2%),全胃散在分布11名(3.5%),贲门1名。胃黄色瘤发生数量为1枚的有200名(64.1%),2枚的有36名(11.5%),3枚的有18名(5.8%),4枚的有4名(1.3%),5枚及以上的有54名(17.3%),由此得出胃黄色瘤以单发为主,多发于胃窦。
3.312名胃黄色瘤患者的发病年龄为非正态分布,其中发病年龄最小为38岁,最大为86岁,平均发病年龄62.6±8.96岁,中位发病年龄62岁,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男女比例为1.01:1,发病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
4.对收集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为胃黄色瘤组的年龄、甘油三酯水平比无胃黄色瘤组高;胃黄色瘤组Hp感染、慢性炎症、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比无胃黄色瘤组高。对上述有意义指标做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Hp感染(P>0.05)不是胃黄色瘤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年龄(OR=1.040,95%CI:1.019~1.063,P<0.01)、甘油三酯(OR=1.332,95%CI:1.067~1.661,P<0.05)、慢性炎症(OR=8.804,95%CI:5.296~14.638,P<0.01)、胃黏膜萎缩(OR=6.075,95%CI:4.015~9.191,P<0.01)、肠上皮化生(OR=9.812,95%CI:1.908~50.45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为胃黄色瘤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5.将胃黄色瘤患者分为单发(200人)与多发(112人)两组,分析Hp感染率、胃黏膜萎缩率及肠上皮化生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性。单发患者的Hp感染率30.5%(61/200)与多发患者Hp感染率27.7%(31/112)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发患者肠上皮化生率15.2%(17/112)比单发患者12%(24/200)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发患者胃黏膜萎缩率85.7%(96/112)比单发患者66%(132/200)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大家都知道,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均属癌前病变,可预测胃癌发生,而胃黄色瘤与肠上皮化生及胃黏膜萎缩关系密切,因此胃黄色瘤或许可以作为判断病情严重性的指标,从而对早期胃癌具有预测作用。
结论:
1.本组数据胃黄色瘤发病率2.96%,且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现象。
2.胃黄色瘤单发者多见,好发于胃窦部。
3.胃黄色瘤的发生与Hp感染相关;年龄、甘油三酯、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与胃黄色瘤显著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
4.胃黄色瘤可能对早期胃癌具有预测作用。
探讨大连地区2015年-2019年胃黄色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从大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消化内科住院的10554名患者中,选取其中行胃镜检查提示胃黄色瘤同时行镜下取活检经病理诊断为胃黄色瘤的312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7名,女性155名。随机选出同期住院患者中经胃镜检查无胃黄色瘤的300名患者作对照组,其中156名男性,144名女性。收集并分析发生部位、数量,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胆囊相关疾病史、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溃疡、慢性炎症、息肉、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胃癌存在与否等数据与胃黄色瘤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1.在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0554名患者中,胃镜检查提示胃黄色瘤同时行镜下取活检经病理诊断为胃黄色瘤的有312名,胃黄色瘤的发病率2.96%。2015年胃黄色瘤发病率1.00%,2016年2.00%,2017年2.52%,2018年4.42%,2019年4.59%。
2.胃黄色瘤发生部位在胃窦的有196名(63.1%),胃体67名(21.5%),胃底27名(8.7%),胃角10名(3.2%),全胃散在分布11名(3.5%),贲门1名。胃黄色瘤发生数量为1枚的有200名(64.1%),2枚的有36名(11.5%),3枚的有18名(5.8%),4枚的有4名(1.3%),5枚及以上的有54名(17.3%),由此得出胃黄色瘤以单发为主,多发于胃窦。
3.312名胃黄色瘤患者的发病年龄为非正态分布,其中发病年龄最小为38岁,最大为86岁,平均发病年龄62.6±8.96岁,中位发病年龄62岁,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男女比例为1.01:1,发病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
4.对收集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为胃黄色瘤组的年龄、甘油三酯水平比无胃黄色瘤组高;胃黄色瘤组Hp感染、慢性炎症、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比无胃黄色瘤组高。对上述有意义指标做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Hp感染(P>0.05)不是胃黄色瘤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年龄(OR=1.040,95%CI:1.019~1.063,P<0.01)、甘油三酯(OR=1.332,95%CI:1.067~1.661,P<0.05)、慢性炎症(OR=8.804,95%CI:5.296~14.638,P<0.01)、胃黏膜萎缩(OR=6.075,95%CI:4.015~9.191,P<0.01)、肠上皮化生(OR=9.812,95%CI:1.908~50.45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为胃黄色瘤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5.将胃黄色瘤患者分为单发(200人)与多发(112人)两组,分析Hp感染率、胃黏膜萎缩率及肠上皮化生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性。单发患者的Hp感染率30.5%(61/200)与多发患者Hp感染率27.7%(31/112)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发患者肠上皮化生率15.2%(17/112)比单发患者12%(24/200)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发患者胃黏膜萎缩率85.7%(96/112)比单发患者66%(132/200)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大家都知道,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均属癌前病变,可预测胃癌发生,而胃黄色瘤与肠上皮化生及胃黏膜萎缩关系密切,因此胃黄色瘤或许可以作为判断病情严重性的指标,从而对早期胃癌具有预测作用。
结论:
1.本组数据胃黄色瘤发病率2.96%,且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现象。
2.胃黄色瘤单发者多见,好发于胃窦部。
3.胃黄色瘤的发生与Hp感染相关;年龄、甘油三酯、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与胃黄色瘤显著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
4.胃黄色瘤可能对早期胃癌具有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