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亦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位置,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逐渐加快,城镇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本文以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7年七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提取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用地信息。在遥感及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近30年城镇扩展时空演变,具体包括面积变化特征、扩展强度及差异、方向性特征、热度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等;并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以因子分析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为技术手段,分析影响城镇扩展的驱动因素,并建立城镇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TOPSIS的多分段函数模型对城镇发展质量进行多角度分析。本研究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的扩展、驱动力和时空响应等研究提供城镇发展质量基础数据,为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期望促进长江三角洲城镇发展质量的基础研究。主要结论为:(1)1990-201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明显,城镇扩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总体呈现连片一体化扩展趋势。扩展方向上具有阶段差异性,2010年之前西北-东南方向城镇扩展剧烈,2010年以后东北-西南方向城镇扩展逐渐剧烈;扩展热度的空间分布随时间推移而高热度区域逐渐发展为连片格局,其中以长江三角洲中部区域为典型,其不仅具有极高热度分布,且辐射周边地区,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一体化发展。(2)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扩展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与投资因素、人口与劳动力因素、社会发展与教育因素、市政与医疗因素和服务与运输因素。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扩展受政策、社会和经济等因素影响,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驱动因素差异化明显,但作用强度变化最为剧烈的是经济与投资驱动因素和人口与劳动力驱动因素。(3)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在科学性、综合性和可行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融入遥感可监测指标,具体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构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并基于TOPSIS思想,建立了多分段函数城镇发展质量评价模型,分别对城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空间生态质量进行评断,综合体现城镇发展质量。(4)1990-2017年期间长三角西北部区域城镇发展质量偏低,长三角东部沿海区域城镇发展质量较高,区域差异化较大。从市域尺度看,长三角城镇发展质量最高的地区是上海,紧随其后的是杭州、南京、苏州和合肥等地区,而城镇发展质量较低的地区是阜阳、六安等地区。在城镇不断扩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且为缩小城镇发展质量的区域差异化,需以上海发展为核心,各个省会及重要城市为节点,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城镇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