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经济大环境给我国企业如何合理规划前进道路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乘上这艘“走出去”的大船,积极的采取国际化战略政策,力争带动企业创新。但是,我国的企业由于国际化经历的时间比较短,在国际化经营中还缺少必要的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再加上企业本身对外界优势资源的吸收能力还处于成长时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需要开发,因而企业的创新绩效并不是很突出,不仅面临着品牌的冲击,也面临着质量、技术、价格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在确定研究目的后,首先大范围的阅读国内外的文献研究,找出与本文研究对象相关的论点,进而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走访专家学者并且与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化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力求获得具有实践性、说服力的数据和案例资料,为后文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提出做铺垫。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所涉及的关键词如国际化战略、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绩效等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恰当的概念定位,为下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探索性案例分析,通过走访调查以及专家学者的建议,最终选取海尔、海信这两家在国际化道路上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其国际化的发展经历、采取的国际化战略以及企业的吸收能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按企业的发展阶段分析企业不同程度的吸收能力与不同的国际化战略相匹配,给企业创新绩效带来的影响效果,分析两者之间差异的原因,通过原因的查询初步提出本文的理论命题;第三部分主要是对理论命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假设,并且针对影响因素构建影响模型;第四部分主要是实证分析,首先对命题以及模型的影响因素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进行小样本测试,根据信度效度等相关分析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继而大范围的发放调查问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筛选以及统计记录,采取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用来验证假设理论命题的正确性。本文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是将国际化战略和吸收能力相匹配,分析不同的国际化战略和不同程度的吸收能力相匹配共同作用于企业时,给企业创新绩效带来的影响大小。此外本文还将探索性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结合,既有现实案例对比分析,提出命题构建模型,又有数据分析证明命题、模型的真伪,因而具有充分的说服力。由于本文涉及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数据统计以及研究方法比较复杂,因而在细节上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希望后续学者在进行深层次研究时能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