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减少及替代抗生素的使用,国内研究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丁酸梭菌作为一种新兴的益生菌,能厌氧生长并产生芽孢,具有耐热、耐酸、耐碱及耐高温等特性。比当前被普遍添加的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等添加剂更具有开发价值,是饲用益生菌的理想菌种。本文分别以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对鳗鲡生长和健康的促进作用,以期寻找一种高性价比的抗生素替代品,促进养殖动物的健康成长。结果如下:1、探究丁酸梭菌对欧洲鳗鲡生长及健康的影响,为抗生素的替代提供参考依据。将初始均重172.050 g左右的5282 kg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随机放养于6口30 m~2的大池中。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仅基础饲料)和丁酸梭菌组(D组,饲料中添加1×10~8cfu/kg丁酸梭菌),每组3个重复,养殖121天。结果表明:(1)丁酸梭菌组欧洲鳗鲡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均显著升高(P<0.05),但对鳗鲡常规体成分、脏体比、肝体比、肥满度无显著影响;(2)丁酸梭菌显著提高了血清中免疫酶活性(ACP、AKP、LYS、ALB)(P<0.05),使血清中HDL-C和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3)与空白组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显著提高了肝脏GST、T-SOD、T-AOC活性,肝脏中MDA、ALT和AST活性得到显著降低(P<0.05),但对肝脏CAT活性无显著影响;(4)丁酸梭菌显著提高了欧洲鳗鲡肠道T-AOC、GSH活性、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活性以及肠道皱襞长度(P<0.05);(5)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组欧洲鳗鲡肠道内容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两组样品Chao1、Shannon值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两组共有核心菌群主要以螺旋菌门(Spirochaetae)、软壁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且各菌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2、饲料长期储存过程中易产生有害物质组胺,威胁动物健康。因此本试验进一步探究丁酸梭菌对组胺的缓解作用,为动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将均重10.987 g的360尾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记为C(基础饲料)、H(300 mg/kg组胺)、HD(300 mg/kg组胺+1×10~8 cfu/kg丁酸梭菌)组,养殖周期77天。结果表明:(1)HD组美洲鳗鲡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H组(P<0.05),但常规体成分、脏体比、肝体比、肥满度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H组血清中D-乳酸、DAO、ALB、LYS活性显著低于C、HD组(P<0.05),且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3)C组肝脏T-SOD活性显著高于H、HD组(P<0.05),CAT活性显著高于H组(P<0.05),MDA、T-AOC活性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4)HD组肠道CAT、T-SOD、T-AOC活性显著高于C、H组(P<0.05),且MDA活性也显著低于C、H组。与空白组相比组胺显著增加了肠道MDA活性以及T-SOD活性;(5)与C、H组相比HD组极显著提高了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P<0.01),且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但与H组差异不显著;(6)与C组相比,组胺显著降低了美洲鳗鲡肠道皱襞长度(P<0.05),丁酸梭菌的添加极显著地缓解由组胺引起的皱襞长度变短(P<0.01),并显著高于C组(P<0.05);(7)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组美洲鳗鲡肠道内容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各处理组美洲鳗鲡肠道内容物16 S rRNA基因的丰度(Chao1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无显著差异。但与空白组相比组胺的添加显著增加了美洲鳗鲡肠道内容物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的比例(P<0.05)。丁酸梭菌的添加显著增加了美洲鳗鲡肠道内容物中梭菌属(Clostrid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的比例(P<0.05),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Romboutsia属的比例显著低于C、H组(P<0.05)。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显著提高鳗鲡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并维护鳗鲡的肠道健康,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