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改革相关论文
通过对日本私有林的发展历程以及林业结构改善政策的历史分析,得到如下启示:(1)零散小规模的私有林业经营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57 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提出使得......
三十年改革始于农村。关于改革开放历史的“宏大叙事”有很多,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那18个手印讲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
9月中旬,具体参与集体林权改革制度设计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曾谈及集体林权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厉......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我国农地改革中住重要的一步,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在符合......
农地“三权分置”是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置并不是否定家庭......
产权类型对经济绩效到底有何影响,是学界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从资源特性的三个维度切入,构建一个“资源特性——行为能力——产权......
日前,中央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据悉,试点工作将在2017年底完成。......
新华网消息,在9月2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
日本明治时期与战后初期的农地改革是使日本社会发生重大转型的关键性变革。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寄生地主制在特定历史阶段都曾发......
8月31日,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组成的全国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日前,中农办、农业部等方面已经启动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重新修订,其中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对农地流转进行更为严格的规范和管制,......
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以下简称农复会)对台湾的农地改革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历史事实并为人们所公认.但对于农复会,国内史......
台湾企业在进口替代时期成长的环境,主要包括农村的农地改革、美援的输入、四年经建计划的实施以及当局的工业保护政策.在上述有利......
由于当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产权主体不清的先天缺陷,对当前农地制度进行改革将是我国农地制度的最终出路。本文将分析当前......
20世纪中叶以来,我国的台湾和大陆都进行了农地制度改革。台湾地区形成了土地私人所有制。大陆建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但其后不久两......
<正>推动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始终遵循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客......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删除了耕地抵押禁止的表述,显然是为了对接《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下称“新法”)及政策文本层面的三权分......
本文利用东亚先发经济体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二战后农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事实验证了当前中国农地改革争论中的几个核心判断,得出结论......
台湾省为扩大农地规模提高农业竞争力进行“小地主大佃农”的第三次农地改革。主要为解决小地主不愿意长期出租土地、很少人愿意租......
已经跌到5港元的中石油、跌到2.8元的中国电信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吗?至少比中投公司花巨资买美国证券而损失惨重强许多吧 雷......
我国台湾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所进行的土地改革是相对较为成功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渐进改革。该文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探究台湾农地改......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明确的,即新的土地制度必须同时满足保障农民基本生存、产权明析、确保经营者的经营主体地位、......
11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农村存量的集体经......
台湾近60年来进行过三次农地改革,每一次农地改革对台湾的农业、工业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台湾模式”......
改革开放30年来农地改革的表面繁荣不过是权力和学者的自娱自乐,作为土地主人的农民的土地愿望长期“被表达”,农地改革成了被绑架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会议精神,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产权类型对经济效率到底有何影响,是学界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资源属性—行为能力—交易费用—制度匹配"的理论......
从长远来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面临诸多挑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其一,改变目前泛粮食安全政策,尽快划出基本农田,放开对其他农村......
台湾农地改革的基本概况台湾农地制度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相关改革措施,主要集中解决当时农业发展存......
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改革,被称为日本"战后经济民主化改革的三大支柱",它以战前的相关法律、政策和社会变动为基础;冷战开始......
从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起,到一九五二年四月美日旧金山片面媾和条约生效止,日本处于美国的单独占领之下,这一时期,美......
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均进行了多次农地改革。台湾地区近次农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大陆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农地改革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农地改革是日本战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消灭了寄生地主制,创造出自耕农阶级,对日本农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农地改革,日本......
<正> 一、序 只要追溯中国法思想的历史背景,就知道她的确源远流长。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法系之一。远......
土地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支撑。现阶段,土地要素配置、权能拓展和制度协同的机制性障碍仍未......
战后台湾的农地改革是一个应经济社会发展而持续推动的过程,经历了从土地产权再分配、到开放农地自由买卖和放宽土地流转限制、再到......
北京密云区套里村53岁的李贵云已经种蔬菜30年,早晨4点起来到大棚干活到10点,下午4点干活到晚8点,每天农业生产时间10小时,一年收......
本文认为,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快速发展、补齐我国经济社会短板的重大战略决策。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支持是乡......
日本农地改革是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日本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把日本农业从寄生地主制转变为现代的自耕农,提......
回顾农地制度改革历史,运用公共域和租值耗散分析乡村振兴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机制,发现非产权主体长期侵占公共域滞留价值,产权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