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etiouS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V主要侵害雏鸡的呼吸道、生殖系统及肾脏,引起产蛋鸡的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下降,导致鸡的生产性能降低。由于病毒自身基因组易发生点突变、基因缺失、插入及重组,导致病毒不断产生变异,新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不断出现。由于不同血清型IBV之间仅有部分或完全没有交叉保护作用,使得实际生产中免疫接种失败的现象不断发生。尽管广泛及频繁地使用疫苗免疫,但近年来河南许多鸡场仍发生IB,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及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和掌握目前河南省养鸡生产上IBV流行毒株的分子变化的特征就成为一项有效防控IB的前提工作。本试验从河南省的鹤壁,濮阳,商丘,新郑,洛阳,漯河,驻马店七个地区疑患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采集病料,应用鸡胚尿囊腔接种的方法进行病毒分离和培养,对有病变的鸡胚,取其尿囊液进行常规的细菌检查,菌检阴性的通过血凝试验(HA)、致鸡胚矮小化试验、鸡胚蛋重比评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致侏儒化试验,对新城疫病毒增殖干扰的试验及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共有7株分离物均具有IBV感染特征,无直接血凝性,毒株对NDV有明显的干扰作用,病毒传代物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用RT-PCR方法成功扩增到IBVS1基因高变区。为了解河南省鸡场流行IB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对河南省从07年6月份到08年12月分离到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高变区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比较和分析,系统进化关系显示这7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同一个基因群,其S1高变区之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 0%(HN-LY与HN-ZMD)~99.8%(HN-LH与HN-PY),推导出氨基酸序列为93.5%(HN-ZMD与HN-LY)~100%(HN-PY与HN-HB)。表明在同一时期分离的毒株之间同源性较高,缺乏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对比NCBI已发表的序列,与其中氨基酸同源性较高的是吉林分离株(CK/CH/LJL/07V)和北京分离肾型毒株(A2),最高分别为99.3%和95.4%;与疫苗株H120、疫苗株H52、疫苗株Ma5、M41、USA的Beaudette株、USA的Conn/B13dpvcontact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74.2%~78.8%;与澳大利亚T株、河南06年分离株HN99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69.3%~72.9%,表明在河南省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存在变异。研究的结果表明,IBV的感染存在于河南省商业鸡群中,近年来河南鸡场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大,对鸡的致病力强。本实验研究的数据结果在实际生产中为河南地区IBV的免疫提供了参考,对本地开展IB防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