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研究区罗228油藏表现为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和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但研究发现储层内仍富集有大量的剩余油。在普遍高含水油田开发过程中寻找含水率相对较低的剩余油富集区,继续保持油田的稳产,这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地层划分对比与构造特征研究、沉积微相研究、单砂体的精细刻画、储层特征及其非均质性研究、测井二次解释和水淹层解释等地质研究,并结合静动态资料分析,最终完成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微构造、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单砂体注采对应关系、储层非均质性及水淹程度的高低。并取得如下认识:
1.罗228区长81砂层组可划分为长811、长812、长813三个小层,长812小层进一步细分为长8121、长8122两个单砂层,通过分析各小层构造特征,发现构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整体较弱。罗228区长8储层属于超低渗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属于中等—较强级别;整体以反韵律为主,有助于减缓剖面吸水不均效应;层间非均质性较强,隔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
2.罗228区长8油藏单砂体垂向接触关系可分为分离式、叠加式和切叠式,整体以切叠式为主;单砂体侧向接触关系有孤立式、对接式及侧切式。水淹层测井解释结果以中低水淹为主,水淹程度受裂缝、物性和砂体结构的综合影响。
3.罗228区长8油藏表现出地层能量低、注采压差大等特征;含水率平面分布不均衡,受裂缝影响中部、西南部高含水问题较为突出,侧向井见水时间、含水率普遍大于主向井。油藏整体属于调和递减,造成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油井裂缝性水淹。
4.罗228区长8油藏平面上井网控制充分,剩余油在井间以环状、团块状富集。纵向上剩余油在长8121-1单砂层组储量最大,占比43.5%。平面上剩余油滞留模式主要为井网不完善区的剩余油连片滞留、孔隙渗流区的剩余油环状富集和裂缝控制区的剩余油条带状或团块状富集。纵向上剩余油形成机制主要为纵向非均质性引起的水驱不均匀、单砂体接触界面造成连通性变差和裂缝沿水线突进形成未水洗区。
1.罗228区长81砂层组可划分为长811、长812、长813三个小层,长812小层进一步细分为长8121、长8122两个单砂层,通过分析各小层构造特征,发现构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整体较弱。罗228区长8储层属于超低渗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属于中等—较强级别;整体以反韵律为主,有助于减缓剖面吸水不均效应;层间非均质性较强,隔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
2.罗228区长8油藏单砂体垂向接触关系可分为分离式、叠加式和切叠式,整体以切叠式为主;单砂体侧向接触关系有孤立式、对接式及侧切式。水淹层测井解释结果以中低水淹为主,水淹程度受裂缝、物性和砂体结构的综合影响。
3.罗228区长8油藏表现出地层能量低、注采压差大等特征;含水率平面分布不均衡,受裂缝影响中部、西南部高含水问题较为突出,侧向井见水时间、含水率普遍大于主向井。油藏整体属于调和递减,造成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油井裂缝性水淹。
4.罗228区长8油藏平面上井网控制充分,剩余油在井间以环状、团块状富集。纵向上剩余油在长8121-1单砂层组储量最大,占比43.5%。平面上剩余油滞留模式主要为井网不完善区的剩余油连片滞留、孔隙渗流区的剩余油环状富集和裂缝控制区的剩余油条带状或团块状富集。纵向上剩余油形成机制主要为纵向非均质性引起的水驱不均匀、单砂体接触界面造成连通性变差和裂缝沿水线突进形成未水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