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与自我分裂——拉康主体理论观照下的康拉德作品人物分析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2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以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的主体理论来阐释约瑟夫·康拉德文学作品人物的心理嬗变过程。 拉康的主体理论认为,主体在形成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他者”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主体在本质上是虚无,异化的,它屈从于来自“他者”的影响。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也就是对自我,社会以及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的认识。现代社会破坏了人类对社会的义务与本能之间的平衡,这使得人类对外界及自身的认识趋于复杂化。另外,严重的文化冲突和日益变异的外部环境也对这种认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康拉德笔下的人物在本土环境中都能够举止从容,正常,可一旦身处异域他邦,他们内心隐藏的另一面如疯狂,孤独,分裂等就会撕破“伪装”显露出来。因此,如何在没有法律,习俗等的约束下依旧保持常态和人格完整对人们来说尤为重要。通过作品人物的悲剧运命,我们可以窥见康拉德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对人们的生存来讲,孤独是一大危害。 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凝视与认同主要讨论康拉德的小说人物在外界环境中的自我意识,这一时期包括被拉康称为想象界中的镜像阶段。只有在初始的环境里,他们才能形成和保持“完整”的自我,才能与外界环境和谐共处。 第二章:孤独与消溶主要运用拉康的象征界理论分析作品人物在异化环境中从孤独迷茫到分裂消溶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讲,象征就意味着异化。 第三章:真实与空无旨在说明主体本质上是空无的,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是主体之家。同理,主体的欲望也就是他者的欲望。由于主体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被他者充满的“洞窟”,所以主体的运命从一开始就已注定了。然而,他者对主体的影响也取决于主体的接受与否以及接受程度的大小。这就是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的命运。
其他文献
本研究是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社会互动理论以及二语习得理论框架下,对英语教师课堂行为与学生语言学习情感关系的考察。研究基于这样两个基本认识,首先,认知和情感是语言教学
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语言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揭示很多语言现象的产生、存在及变化的原因,对语言规划及语言政策的制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之间产生了明显的鸿沟,翻译研究需要新的突破口。以往在设计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时,没有给译文的译语表达水平以应有的位置,以至于忽略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对外宣传资料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翻译活动也越来越必不可少。信息功能和祈使功能是外宣资料的两大主要功能。沟通、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