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与灌溉对黑土区稻田氮素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肥作为土壤氮素的重要外源氮补充,在保持和稳定水稻产量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施氮肥可能引起稻田面源污染的产生。灌溉是保证水稻水分需求的重要农业措施,合适的灌溉方式对粮食增产、节约水资源和减少面源污染物排放非常重要。本研究从农业水循环的关键环节入手,设置N1-N5(施尿素195、180、165、150以及135 kg·hm-2)五个施氮水平和G1、G2和G3(常规灌溉、控制灌溉和浅湿灌溉)三种灌溉方式,通过田间小区双因素交互试验研究在不同施肥量和灌溉方式下,氮素在稻田系统中随水循环的运移变化特征,基于稻田水平衡方程估算了氮素淋失量,选取了适宜该地区的合理施肥量和灌溉方式,并运用“源”-“汇”模型估算了灌区的氮素面源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增量施肥(N1)增加硝态氮、铵态氮和总氮的浓度,推荐施肥(N3)和减量施肥(N4和N5)都有利于田面水和渗漏水中氮素浓度的削减,不同施氮水平对田面水和渗漏水中三氮浓度均有显著性的影响;控灌和浅湿灌溉均能减少渗漏水中铵态氮、硝态氮的浓度,且控制灌溉水稻全生育期氮素淋失总量最小,不同灌溉方式对田面水和渗漏水中三氮浓度没有显著影响。浅湿灌溉在上层土壤(0-20 cm)中的土壤总氮含量增量均值最高,达到了0.71g·kg-1,浅湿灌溉能较好的维持土壤上层的全氮含量。另外浅湿灌溉平均产量分别是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的112%和108%,其水稻累计吸氮量占施肥量的比例最高。从氮肥经济性、粮食增产幅度以及环境保护综合考虑,常规灌溉、控制灌溉和浅湿灌溉的拟合相对最优肥施肥量应为123.36 kg·hm-2、128.12 kg·hm-2和137.13 kg·hm-2。“源”-“汇”模型在灌区上的模拟结果良好,常规灌溉的总氮产污负荷约是控制灌溉的2.84倍,浅湿灌溉的1.97倍,且施肥水平越高,总氮产污负荷也越大。
其他文献
内地西藏班(校)开办20年来,为西藏地区培养了大批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内地西藏英语学生的有效教学一直是困扰许多英语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
医院廉洁档案工作是医疗领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一项重要而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举措,是医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各项规定以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近年来,随着支付改革的深化,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很好适应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改革的要求。文章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
部分师生对亚里士多德与落体运动认识存在误区,具有辉格式科学史的特征.为了发挥科学史的教育功能,教师应当具备建构主义科学观,认真选择科学史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活动与模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实验是药理学教学大纲要求开设的实验内容,在实验教学中一直采用“用药讨论”的形式,学生无动手操作的机会,为了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近年来,工业废水排放导致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一直是水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锑是典型的重金属,其污染物中锑的存在形式有Sb(Ⅲ)口Sb(V)两种
通过对实验室培养的富集反硝化聚磷菌活性污泥在不同电子受体条件、不同MLSS条件下进行缺氧批式试验,研究了NO-2-N作为电子受体时对反硝化脱氮除磷的影响,并与NO-3-N作为电子
应用型教育是德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重点之一。基于学生的教育和实践背景、师资需求、学生的实践入学资格等方面介绍德国不同类型大学在应用型教育上的差
磁性纤维针织物的保健功效通过其表面磁场作用于人体,且受表面磁场强度、方向及分布特征共同影响.对双层磁性纤维针织物及磁性纤维针织物与非磁性纤维针织物在不同配置方式下
道德责任反映着客观的伦理关系,它既是主体角色所赋予的道德规定性,又是主体的一种道德品质和能力;既是主体主动担当的份内责任,又是主体行为结果的责任评价和追究。从尽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