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福利的住房供应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住房问题。住房问题是多数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难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住房供应机制是住房制度的一部分,住房供应包含住房供给量、供给结构和供给方式等方面内容,其机制对于解决住房问题有重要作用。   文章试图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对住房供应机制进行研究,以期提出相关建议。为实现研究目的,文章从我国住房供应机制的发展与反思入手,运用帕累托理论、市场均衡理论以及公平与效率理论对住房供应机制进行规范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借鉴三种典型住房供应模式,对我国住房供应机制进行更深一步的阐述,同时采用实证分析法,对南京的住房供应情况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对住房具体问题与社会福利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与应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具体而言,文章在绪论部分对国内外有关住房供应的福利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指出运用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住房供应机制具有可行可效性。第2章对我国住房供应机制的发展进行了评述,指出我国住房供应机制的发展具有时代的特征,从高福利的住房分配制度到现在的市场化,我国对住房进行了分阶段的改革,在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暴露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第3章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对住房供应机制进行分析,指出结合帕累托法则调整住房供应机制,可以达到福利最大化,但是这种价值判断是一种条件很弱的判断标准;市场供需均衡状态是衡量住房供应的社会福利的实施表现,垄断和房价上涨都将带来福利的减损;公平与效率是体现社会福利的最佳方式,福利最大化曲线是最佳评价标准。第4章对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的住房供应机制进行比较与借鉴。第5章则主要在数据统计与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南京住房的市场结构、参与者、政府责任、市场供需、保障性住房及“夹心层”问题进行社会福利分析。第6章对文章进行了总结,认为住房供给机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较大,南京的住房供应机制存在缺陷,同时文章针对南京出现的住房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多处于边远贫困地区,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现实是制约该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本文以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个具有代表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对,线上教学现在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线上教学的出现也让传统的教学方式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改变.
2017年福建省中考重新采用了全省统一命题方式。化学科试题命题与各设区市命题在考查内容及考查方式有较大的变化,为此,教学中应关注课程改革变化,调整教学方向,重新规划教学
学习品质影响着幼儿的学习质量,影响着幼儿的终生学习与发展,而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可以为幼儿的长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园教育行为,在多元化
土地是人类生存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也为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核心。其利用是否适当,其分配是否公正,都直接、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治乱兴衰。而在土地的利用和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开始分化和多元化,人们的利益需求开始多样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属性开始向“社会人”属性转化,传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