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球运动项目的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而且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欢,喜爱看球踢球的群众也越来越多,青少年对足球的痴迷也与日俱增。本研究对山西省高校足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机理及损伤现状进行了调研,剖析造成的损伤原因,理清损伤的种类以及影响损伤发生的因素,在分析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恢复对策建议。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对4所山西省普通高校足球运动队中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结论与对策如下:(1)运动员对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了解不够;从发生运动损伤的时间看,冬季是运动损伤发生的多发季节,比赛和训练期间也是引发运动损伤主要时期。(2)损伤类型主要是以肌肉、肌腱损伤和骨关节损伤为主。比赛中运动员时常会根据场上的具体而不断的改变自己的身体运动状态,这也使得运动员的下肢经常在非正常的状态下发力,进而导致运动员下肢经常性的受到损伤。上肢部位的损伤多发生于守门员,守门员在比赛中多用上肢部进行扑救,射门的球速快,冲力大,手型动作不合理导致手腕部挫伤或扭伤;(3)缺乏充分有针对性的热身准备内容与活动方式也是造成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受伤的重要原因。主要是运动员自身的不重视,在热身时往往是简单的跑步,随意的拉伸来应付了事,伸展时没有使每块肌肉都得到切实伸展,伸展时没有系统性、多样性,不能针对身体各个部位训练没有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4)运动员在旧伤未痊愈就参与训练比赛、训练或比赛时过度兴奋、基本身体素质差和技术动作完成不好是导致山西省普通高校足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性损伤的主要因素;另外,过度疲劳状态下受伤概率也比较高。针对以上结论,提出相应对策:(1)日常训练中应注意对易损伤的关节或身体较薄弱的部位加以锻炼,提高它们的功能;加强体能训练和核心力量的锻炼训练;不同的运动员应该根据自身和运动项目特点,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做好准备活动。(2)在训练和比赛前,运动员合理的安排好准备活动要充分的体现其多样性、全面性、针对性和渐进性;合理调配量与强度的比例;不仅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更要重视专项准备活动的安排;注意对运动员的小肌肉群的热身活动,及早促进其进入运动状态。(3)教练员在安排运动负荷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运动员局部负荷过重,就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低强度训练和高强度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模式,辅以相应的休息间隙;安排具体的训练内容的时候应该整体上把握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来制定出合适的专项与一般训练内容之间的比例,尽力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足球技术的全面发展。(4)球队所在高校应当加大对球队医务监督的投入,对运动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要加强低年级队员自我保护与运动损伤知识的学习,增加各自小型康复医疗设备;运动员发生损伤后应予以及时的治疗,训练中安排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