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抑制因子基因转染兔抑制血管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wenv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在我国许多医院开展起来,这是值得可喜的。但是PCI后的主要长期并发症——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较高,这也是目前开展冠心病(CHD)介入性治疗的主要障碍,严重地影响了PCI的长期疗效。在PCI术后再狭窄的形成机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的增殖及迁移学说”占有重要地位。药物治疗再狭窄的方法不是完全令人满意,所以积极探求防治再狭窄的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自90年代开始,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即基因治疗出现了,为人类研究现代治疗学开辟了新的道路。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内、外实验转染PTEN基因,观察其对PDGF诱导的VSMC增殖(MTT)与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以及对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从而了解PTEN在防治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以期得到更好的治疗方法。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cDNA4/myc-His-PTEN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VSMC细胞,重组hPTEN基因修饰可抑制PDGF诱导的VSMC增殖;继而通过脂质体介导动脉腔内转染的方式证实PTEN对再狭窄有防治作用。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通过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验证了PTEN可以抑制再狭窄。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病案教学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接受相关课程的麻醉科实习生62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再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
目的: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及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就诊的7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及腰椎压缩性骨折病患作
研究背景及目的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高,是导致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加强对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第一部分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非接触标测及导管消融策略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非接触标测方法和射频消融策略。方法:共有
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是多元文化交融发展形成的历史国际社区和世界不同文化相互了解、共同发展的见证。本文以此价值取向作为出发点,研究探讨了鼓浪屿的社